道德兩難:《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選摘(4)

2018-09-27 05:10

? 人氣

。針對紓困與物價哄抬、所得不平等與平權措施、兵役與同性婚姻等議題所進行的辯論,都是政治哲學的內容。這些辯論促使我們表達以及辯護自己的道德與政治信念,不只是在家人與朋友之間,也在我們要求嚴苛的同胞面前。(示意圖,盧逸峰攝)

。針對紓困與物價哄抬、所得不平等與平權措施、兵役與同性婚姻等議題所進行的辯論,都是政治哲學的內容。這些辯論促使我們表達以及辯護自己的道德與政治信念,不只是在家人與朋友之間,也在我們要求嚴苛的同胞面前。(示意圖,盧逸峰攝)

我們極少會像山上的那群士兵,或是失控電車的目擊者那樣面臨影響如此重大的選擇。不過,思考他們的兩難困境有助於我們理解道德論述能夠採取什麼樣的進展方式,包括在個人生活以及公共領域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主社會中的生活充滿了對於是與非、正義與不正義的歧見。有些人支持墮胎權,有些人則認為墮胎等於謀殺。有些人認為,要達到公平就必須對富人課稅而幫助窮人,有些人則認為,藉由課稅剝奪人憑著自己努力而賺得的錢財是不公平的事情。有些人為大專入學制度的平權措施辯護,認為這是補救過往錯誤的手段;有些人則認為這是一種不公平的反向歧視,導致憑著自身條件進入大學就讀的學生遭受權益損失。有些人反對刑求恐怖行動嫌疑犯,認為這是一種在道德上令人深惡痛絕的行為,不該發生在自由社會裡;有些人則加以辯護,認為這是預防恐怖攻擊的最後手段。

選舉的輸贏經常奠基在這類歧見上,所謂的文化戰爭也是因為這類歧見而起。就大家辯論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問題所展現的熱切與激動情緒看來,人們也許會以為每個人的道德信念都受到成長背景或宗教信仰的形塑而固定不變,超出理性的影響範圍之外。

如果真是如此,道德勸說就會是不可想像的事情,而且我們視為對於正義與權利的公共辯論也只會是一堆武斷的聲明,雙方各自拋擲意識形態而已。

在最糟的狀況下,我們的政治確實頗為接近這種情形。不過,事情不需要是這個樣子,有時候一項論述可以改變人們的想法。

既然如此,我們如何在正義與不正義、平等與不平等、個人權利與共善(common good)這些充滿爭議的領域當中進行推理?本書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一個起步的方法,就是注意我們如何因為面對一個困難的道德問題而自然展開道德省思。

我們一開始會先對何謂正確的選擇產生意見或者信念:「把電車轉彎駛上側線軌道。」接著,我們再思索此一信念的理由,並且找出奠基其上的原則:「犧牲一條性命以避免多人死亡是比較好的選擇。」然後,面對一個無法簡單套用這項原則的情境,我們就不免陷入困惑:「我原本以為盡可能挽救愈多性命一定是正確的選擇,可是把人推下橋(或者槍殺手無寸鐵的牧羊人)看起來卻像是錯誤的行為。」感受到這種困惑的力量以及加以釐清的壓力,就是驅使我們思考哲學的動力。

20180904-現實生活會出現很多和「失控電車」一樣難解的道德問題。(Fronteiras do Pensamento@Wikipedia / CC BY-SA 4.0)
現實生活會出現很多和「失控電車」一樣難解的道德問題。(Fronteiras do Pensamento@Wikipedia / CC BY-SA 4.0)

面對這種緊張關係,我們可能會修正自己先前對於何謂正確選擇所做的判斷,或者重新思考原本支持的原則。隨著遭遇新情境,我們就會在自己的判斷與原則之間往復來回,不斷因為其中一者的改變而修正另一項。把心思從行動領域轉向理由領域,然後再轉回來,就是道德省思的活動。

這種構思道德論述的方式,也就是在我們對於特定情境的判斷,以及經過省思而確認的原則之間來回辯證,具有一項長遠的傳統。這種做法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的對話以及亞里斯多德的道德哲學。不過,這種做法雖然源遠流長,卻不免受到下述的挑戰:

如果道德省思就是在我們做出的判斷以及確認的原則之間找出吻合之處,這種省思如何引導我們達到正義或者道德真理的目標?就算我們在這輩子裡成功讓自己的道德直覺與遵循的原則相符,又如何確定此一結果不會只是自我一致的偏見而已?

答案是,道德省思不是個人單獨的追求,而是一種公眾的努力。道德省思需要有對話者,不論是一位朋友、鄰居、同志,還是一國的同胞。有時候,這麼一名對話者可以是想像而非真實的對象,就像我們有時候會和自己爭辯一樣。不過,我們無法單純藉由內省而發現正義的意義或者最好的生活方式。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裡,蘇格拉底把一般百姓比擬為一群被關在一座洞穴裡的囚犯,唯一能夠看見的就是牆上的影子,由他們永遠無法理解的物體投射而來。在這段陳述裡,只有哲學家才能夠爬出洞穴,來到明亮的日光下,看見各種物品真正的樣貌。蘇格拉底指出,只有瞥見過太陽的哲學家才有資格統治洞穴裡的居民,前提是他們必須要能夠勸誘他回到陰暗洞穴裡。

柏拉圖的重點是,要理解正義的意義以及美好人生的本質,我們就必須超越日常生活中的偏見與慣例。我認為他說得沒錯,但只對了一部分而已。洞穴居民的主張也必須受到應有的重視。如果道德省思是辯證性的,如果道德省思是在我們判斷具體情境以及形塑那些判斷的原則之間來回往復,就需要意見與信念,如同土地和穀物那樣相互不可或缺,不論那些意見與信念有多麼偏頗無知。不受牆上陰影影響的哲學,只會產生一座貧瘠的烏托邦。

一旦道德省思趨向政治化,一旦問及人們的集體生活應該受到什麼樣的法律規範,就必須接觸城市中的喧鬧混亂,接觸那些攪動大眾心智的論述與事件。針對紓困與物價哄抬、所得不平等與平權措施、兵役與同性婚姻等議題所進行的辯論,都是政治哲學的內容。這些辯論促使我們表達以及辯護自己的道德與政治信念,不只是在家人與朋友之間,也在我們要求嚴苛的同胞面前。

要求更加嚴苛的,則是從古到今的政治哲學家,他們深入思索了驅動公民生活的各種觀念,諸如正義與權利、義務與同意、榮譽與德行、道德與法律,而且有時採取的思考方式極為激進又出人意料。

亞里斯多德、康德、彌爾與羅爾斯都會出現在本書中,但次序不是依據時間上的先後。本書不是介紹觀念的歷史,而是帶領讀者踏上一場道德與政治省思的旅程。

20180904-《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書封。(圓神出版提供)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書封。(圓神出版提供)

*作者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牛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桑德爾開設的「正義」課程以互動式教學為人津津樂道,思辨式的討論為學生帶來更多啟發,哈佛大學將其製作成電視節目,向大眾公開,同時桑德爾亦將課程撰寫成《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在全球造成轟動,本文選自桑德爾指定授權,10周年之全新譯本(圓神出版)。本系列結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