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世界最大金融風險!中國陷入通貨緊縮,448兆巨債未爆彈將更難拆解

2023-08-24 12:00

? 人氣

中國陷入通貨緊縮(美聯社)

中國陷入通貨緊縮(美聯社)

過去一年來,全球經濟體大多面臨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美國通膨率一度飆破 9%,連長期通貨緊縮的日本通膨率都達到 3%。同時,中國卻疑似陷入通貨緊縮,消費者物價指數及生產者物價指數雙雙負成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 7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下降 0.3%,為 2021 年 2 月以來首次負成長,7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也比去年同期下跌 4.4%。

免費訂閱電子報連結圖

中國於去年第 4 季放棄清零政策,逐漸開放市場,市場原先預期中國經濟會反彈,復甦力道卻很微弱,物價沒有上升,出口加速下滑,城鎮青年失業率創下歷史新高,房地產市場衰弱,繼恒大集團後,碧桂園也在近期爆發債務危機,市場擔憂,中國經濟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陷入通縮,向全球經濟發出警訊

通貨緊縮不僅影響中國政府償債,也會衝擊其他國家的出口

為什麼中國 7 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下跌?

雖然消費者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下滑 0.3%,但核心通貨膨脹率從 6 月的 0.4% 升至 7 月份的 0.8%,為今年最高漲幅。核心通貨膨脹率是消費者物價指數扣除波動較大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數值,而消費者物價指數之所以下跌,主要是因為食品價格下降,去年食品價格因為極端氣候而升高,但今年蔬菜價格下跌,7 月的豬肉價格也比去年同期下滑 26%。

雖然這次通縮可能只是食物價格波動造成的短暫結果,但不代表中國經濟安然無恙。通貨緊縮下,減輕債務將更加困難,增加借款人償債成本;中國目前債務沉重,地方政府債務高達 103.65 兆人民幣,約 448 兆新台幣。國際清算銀行指出,2022 年中國債務總額達到其 GDP 近 300% 之多。

中國債台高築,原因在於過去 3 年實施清零防疫政策,加上中央政府為了刺激經濟而實施減稅,並對房地產開發商進行監管打壓,地方政府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遭到嚴重打擊,只好不斷舉債。分析師將中國高漲的地方債務列為亞洲今年最大金融風險。

中國通貨緊縮也會影響其他國家經濟。它讓中國出口產品價格下跌,產品變便宜了,固然會減緩全球其他國家的通膨壓力,但同時帶來風險,因為大量「低價」的中國製商品會傷害其他出口導向的國家,惡化其失業問題。

人民對市場缺乏信心,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回升機會不大

而且經濟學家表示,今年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回升機會不大。

因為中國消費者對市場缺乏信心。3 年來疫情的不確定性、監管的不確定性和房地產市場崩盤,讓民眾擔憂揮之不去。經濟學者表示,造成中國市場內需疲弱原因之一是北京當局在社會安全網的缺失,幾乎不顧醫療系統、救治能力、防護安全網,資源缺乏,沒有給予足夠社會保障支持系統。

中國還有房地產危機。房地產是中國近幾十年來的市場主要增長動力之一,但最近碧桂園爆發債務危機,恒大集團也在美國申請破產,中國房市陷入泥沼,抑制了中國民眾的消費意願。

另外,在疫情期間,許多歐美政府大規模發放現金紓困,協助民眾度過疫情,但中國卻沒有類似的刺激消費措施,只有透過降息來刺激經濟。專家警告,中國央行必須做出除了降息之外更大的刺激手段,依照目前的狀況,溫和的刺激如降息根本無濟於事,像是用竹籤划船。

若民眾持續對市場缺乏信心,堅信物價將下跌,這種心態如滾雪球般危險,將造成消費者更不願意消費,投資人對市場更沒有信心,景氣將更慘淡,中國債務負擔將加重,深陷經濟停滯的泥沼。

中國出口下滑,不再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國

除了通貨緊縮,中國市場還有出口下滑與海外需求減退的問題,造成 7 月中國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皆下降 20% 以上。

近年中國與歐美國家關係惡化,地緣政治緊張,促使製造商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也侵蝕中美雙方之間的貿易關係,中美兩國之間貿易大縮水。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UNCTAD 的數據,今年1-5月,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額比去年同期下降 25%,中國也跌落美國最大進口國的寶座,被墨西哥和加拿大超越,是15年來首次被超車,代表國際貿易結構開始變動。

另外,疫情期間歐美國家對電子產品等實體商品需求高漲,連帶提高對中國的訂單;解封之後,歐美國家的消費者需求轉變,改為戶外娛樂,造成中國的汽車、消費品與電子產品的庫存過多,必須降低生產並削價,以降低庫存水位。中國7月出境貨物運輸量下降14.5%,大於6月的12.4%降幅,超出市場預期的12%降幅。中國7月對美國的貨物發貨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3%。 對歐盟和東南亞國家協會的出口量均下降約21%。

總結而言,中國現在面臨通貨緊縮、國內債務問題、房地產問題與中美關係惡化造成的出口問題。雖然市場解封,但中國並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迎來經濟復甦,反而景氣緊縮,企業及民眾的對市場信心恢復緩慢,有限的投資和支出無法刺激經濟,若持續惡化,物價將下跌,導致生產減少、工資下降,需求下跌,最後進入棘手的通貨緊縮惡性循環,恐重蹈日本1989年資產價格泡沫化的覆轍,若政策手段無力拆解當前困境,中國走向類似日本的失落三十年,深陷於經濟停滯泥沼,發生機率正在悄悄上升。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郭家宏

喜歡這篇文章嗎?

金牛幫幫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