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宮鬥蔡倫造紙,為清議士人黨錮:《歷史原來這麼有故事》選摘(2)

2023-08-17 05:10

? 人氣

蔡倫在漢朝改進造紙術。(圖:flickr)

蔡倫在漢朝改進造紙術。(圖:flickr)

蔡倫出生於一個鐵匠世家,從小喜歡鑽研各種生產技藝。他還能讀書識字,有一定的才學。漢章帝時,蔡倫入宮為宦,隨後參與了一場后妃間的宮鬥。這場宮鬥,為他贏得了崛起的政治資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後宮間的宮鬥異常殘酷,一個女人得寵與否,不僅關係自己的身家性命,還決定了其背後家族的興衰榮辱。漢章帝的竇皇后,常年不孕不育,而宋貴人的兒子劉慶被立為太子。這讓竇皇后很惶恐。於是,她派心腹宦官蔡倫去祕密監視宋貴人,找機會陷害她。不久,宋貴人被誣陷「挾邪媚道」,就是說她使用巫術。宋貴人被逼自殺,太子劉慶也被廢。後宮還有個梁貴人也生了兒子,名叫劉肇。梁貴人自知鬥不過竇皇后,就把兒子送給皇后當養子。後來,劉肇被立為太子。漢章帝死後,十歲的劉肇繼位,是為漢和帝。竇太后臨朝稱制,蔡倫因宮鬥有功而被提拔為中常侍[1],進入了權力的中心。

蔡倫的政治嗅覺很敏銳,他發現:漢和帝雖然年少,但做事卻很果敢。蔡倫料定,竇氏外戚遲早會被漢和帝清算。於是,他悄悄靠向了漢和帝。不久,在蔡倫的幫助下,漢和帝剷除了竇氏外戚集團。蔡倫在政治上的遠見,遠得不是一點半點,他總能提前一個時代而未雨綢繆。漢章帝三十三歲英年早逝,蔡倫很擔心漢和帝會遺傳他爸的短命基因,為了給自己上個「雙保險」,蔡倫又傍上了漢和帝的鄧皇后。

鄧皇后出身書香門第,喜歡寫詩作賦。為了投其所好,蔡倫立志要為鄧皇后製造出供書寫用的優良紙張。鐵匠家庭出身的蔡倫,秉承著工匠的鑽研精神,成功改進了造紙術。雖然西漢時期就已有造紙工藝,但成品較差,造出來的紙不好用。蔡倫改進出來的紙張,輕薄柔韌,物美價廉。蔡倫因此獲封「龍亭侯」,改進的紙張被稱為「蔡侯紙」。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科技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推動了世界範圍內的文化傳播。

就在蔡倫改進造紙術的第2年,漢和帝駕崩了。出生僅百天的漢殤帝繼位,鄧太后臨朝稱制。好在蔡倫做了預判,繼續靠著鄧太后留在了權力中心。可惜,漢殤帝不滿周歲也夭折了,鄧太后又立了13歲的漢安帝繼位。這個漢安帝不是別人,正是廢太子劉慶的兒子,他的奶奶就是被蔡倫害死的宋貴人。漢安帝和蔡倫有「殺奶之仇」,報仇是遲早的事。鄧太后去世後,蔡倫失去了靠山。漢安帝下令,徹查蔡倫。蔡倫坦然地接受了命運,焚香沐浴,穿戴整齊,然後服毒自盡。蔡倫的一生,靠政治站隊而榮,因政治站隊而死。可他到死也不會想到,他被後世銘記的,並非政治鬥爭,而是造紙術。

蔡倫雖死,可宦官政治還遠未結束。漢安帝死後,漢少帝繼位,在位200多天就掛了,再之後是漢順帝。漢順帝的梁皇后,她的哥哥梁冀又成了最大的外戚勢力。漢順帝死後,梁冀先後立了漢沖帝和漢質帝兩個娃娃皇帝。面對梁冀專權,漢質帝童言無忌,說他是一個「跋扈將軍」,因此遭到梁冀毒殺。隨後,梁冀又扶15歲的漢桓帝繼位。十多年後,漢桓帝依靠身邊的宦官誅殺了梁冀,開始親政。漢桓帝治國倚重宦官,宦官專權局面達到了巔峰。由於生理上的缺陷,宦官多性格扭曲,行事風格陰險毒辣。許多官員屈服於宦官的淫威,甚至還攀附於宦官,主動認宦官為乾爹,朝中逐漸形成了一個宦官集團。

除了宦官和外戚兩大勢力外,東漢朝廷中還有一個士大夫集團。他們不僅有朝中官員,還有太學生和地方官僚世家。他們對朝政憂心忡忡,從儒家價值操守出發,批評時政,對抗宦官,力求匡扶社稷。他們影響政治的主要手段是「清議」,即品評人物和事件,編成朗朗上口的風謠,在社會上形成輿論。比如對正直的官員李膺和陳蕃,清議評價為「天下楷模李元禮,不畏強御陳仲舉」。李膺是反宦官集團的領袖,多次打擊宦官勢力。大宦官張讓的弟弟在地方為非作歹,李膺要將其治罪,嚇得他逃到在京師的張讓家中。李膺派人到張讓家中抓捕,最後將其弟弟處死。

士大夫集團的抗爭,遭到了宦官集團的反撲。他們污蔑士大夫結黨干政,稱他們為「黨人」,還指責「清議」是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作為專制帝王,漢桓帝也不願意看到大臣們拉幫結派,這容易對皇權造成威脅。於是,漢桓帝下令逮捕「黨人」,李膺等200多人被捕。最後,獲罪黨人被罷免回家,終身禁錮,永不錄用,史稱「黨錮之禍」。士大夫集團並未因此而退縮,許多官員因為自己沒有被列入「黨人」而感到慚愧,還有的官員上書請求連坐。東漢士人這種不畏強權、匡扶社會正義的努力,正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為天地立心」的精神追求。漢桓帝死後,漢靈帝繼位,宦官政治繼續。漢靈帝甚至公開管宦官叫「爹」,說「張常侍是我公(宦官張讓是我爹)」。此時,又發生了第二次黨錮之禍。李膺被拷打至死,另一領袖張儉逃亡。張儉所逃之處,大家都不顧身家性命地收留他。近代文人譚嗣同,讚歎東漢時期的社會正氣,還寫下了「望門投止思張儉」的詩句。兩次黨錮之禍讓東漢朝廷失掉了民心,也為東漢覆亡埋下了伏筆。

蔡倫和李膺,是皇權政治下兩類臣子的代表。前者專攻權術,迎合權力;後者堅持操守,為民請命。2千多年來,兩類人一直在博弈,切磋琢磨中,塑造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主線。

《歷史原來這麼有故事》書封。(圖:麥田出版提供)
《歷史原來這麼有故事》書封。(圖:麥田出版提供)

註:

[1]:古代官職名裡帶有「中」字的,一般都是在內廷服務的近臣。所謂「中常侍」,就是在宮中經常服侍他人的人,漢安帝以後多用宦官擔任。他們平時負責傳達詔令,參與政治活動,權力極大。

*作者為現任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歷史教師,著有《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古人原來很會過日子》,本文選自作者新作《歷史原來這麼有故事:從文明起源到魏晉南北朝》(麥田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