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蔣介石該不該打「淞滬會戰」?─反對篇

2023-08-06 05:40

? 人氣

淞滬會戰是抗戰規模最大的首戰,也是戰鬥最慘烈的戰役之一。(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淞滬會戰是抗戰規模最大的首戰,也是戰鬥最慘烈的戰役之一。(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歷史無法假設,所以無須辯論;但歷史卻有結論,因此無從狡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壹.前言: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盧溝橋事變後,企圖在華北製造第二個滿洲國。為確保首都安全,中國統帥部遵照國防計畫甲案,陸軍集中兵力準備殲滅上海的三千日軍海軍陸戰隊,海軍準備自沉船艦封鎖長江航道,用水雷殲滅日軍長江艦隊(惜被漢奸出賣,致讓日軍艦隊及早駛離)。

淞滬會戰是抗戰規模最大的首戰,也是戰鬥最慘烈的戰役之一

部分戰史學家嘗謂:蔣介石不該將七十多個師投入淞滬會戰(包含最精銳的36.87.88三個德械師),打一場「血肉磨坊」的必敗之仗,致30多萬的官兵在街道巷戰中傷亡,慘烈到連級幹部無棺木可葬;而黃埔11期千餘位剛畢業的「菜鳥排長」幾乎滅期。

第一軍胡宗南軍長曾在指揮所向顧祝同回報:我所屬第一師官兵面對敵人寸土必爭、每屋必打,一星期內全師所有連長已經換了一輪(通信連長除外),明天準備與警衛營一起頂上火線…,可見當時死傷之慘烈。而36師師長宋希濂探望傷兵時,許多人連自己番號都不知道,遑論長官名字。

至於我們剛建立的空軍飛官們也都奮勇出擊,以精湛之技術弭補性能的懸殊,創下「六比零」光榮的紀錄。尤其是享譽盛名的「四大金剛」-高志航(30歲)、劉粹剛(24歲)、李桂丹(24歲)、樂以琴(23歲)等四位戰鬥飛鷹,憑藉著高超纏鬥技巧令日軍聞風喪膽,四人平均擊落日機達到八架之多,可惜陸續在當年都「血染長空、壯志凌雲」(只有李桂丹在1938年武漢保衛戰中犧牲)。

享譽盛名的「四大金剛」(作者提供)
享譽盛名的「四大金剛」(作者提供)

淞滬會戰以國父《黃花崗烈士序》中的名句來形容-「是役也碧血橫飛,風雲為之變色,草木為之含悲…」實為貼切。現將正反兩方意見理由陳述如后:

貳.反對意見以李宗仁(桂系)為代表:

  1. 蘆溝橋事變後,蔣動用大部精銳(中央嫡系)投入淞滬戰場。李認為:「淞滬會戰歷時三月,是我國抗戰八年犧牲最大、戰鬥最慘的一役…」;參戰官兵約七十餘師,總數達八十萬以上。且淞滬戰場離蘇嘉路第一道國防陣地線尚有百餘華里(1公里約0.5華里),上海戰場擁擠兵員眾多,根本無險可守,足見蔣介石不知兵。
  2. 日軍海、空軍火力可盡全力發揮,我軍等於陷入一座大熔爐。敵方炮火之猛,猛到我炮兵白日無法發炮,而夜間又無法尋找目標,只是盲目轟擊。所以淞滬之戰是以血肉之軀來填入敵人的火海。每小時的死傷輒以千計,犧牲之慘烈,在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歷史上,鮮有前例。
  3. 羅店、金山失守後,統帥部緊急下令向杭州及南京撤退,因通訊混亂各軍倉皇行動,加以敵機日夜轟炸秩序大亂,數十萬大軍竟越過鋼筋水泥所建的「蘇嘉國防線陣地」,卻不能有序進駐恢復建制憑堅抵抗,致日軍跟蹤追擊,數週後便兵臨南京城下。
  4. 蔣委員長對國際局勢判斷錯誤,其認為上海是一個國際都市,歐美人在此投下大量資金,如在上海和敵人全力血戰一番,不特可以轉變西人一向輕華之心,且可能引起歐美國家居間調停,甚或武裝干涉,結果事與願違,歐美國家均作壁上觀。
  5. 蔣當初作此決定的動機,第一可能是意氣用事,不惜和日本軍閥一拚,以爭一日的長短。第二可能是蔣不知兵,犯了戰略上的嚴重錯誤。我們極不應以全國兵力的精華在淞滬三角地帶作孤注的一擲,以匹夫之勇來從事國際大規模戰爭。
李宗仁戎裝照(作者提供)
李宗仁戎裝照(作者提供)

小結:

部分戰史學家咸認為,淞滬會戰是一場不應該打的戰役,因為這一役幾乎將當時中國軍隊的精華全部葬送(當時全國約170個師,含雜牌師),蔣介石以硬碰硬的方式相當不智,事實也證明,三個月的戰役,最後不但沒有阻止日軍佔領上海,而且倉促撤退潰不成軍,犧牲的毫無價值。

又因此會戰導致之後多次戰役中,國軍由於缺乏稍微訓練有素的軍隊及彈藥,在華中戰場上幾乎每戰必敗(除台兒莊的慘勝)。如果當時選擇將軍隊撤到遠離日本海空火力支援的地方,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會戰,或許戰況會大不同,因此其等認為:「淞滬會戰是在一個錯誤的地方 打了一場錯誤的戰役。」

*作者為陸軍官校名將研究老師,黃埔基金會顧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