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對中政策:從「脫鉤」到「去風險」,戰略轉向還是凝聚共識?

2023-07-06 17:22

? 人氣

新華社的報導則更強硬地指出,提出「去風險」,目的就是要把中國與「風險」劃上等號,誘拉盟友從過去因美國施壓與中國「脫鉤」的被迫狀態,轉為主動「去風險」進而「去中國化」的自發狀態,為美國實現其整體對華「脫鉤」遏制戰略打助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中國反應很大,但其實一定程度上中國該慶幸,這是對中國重要性的認可而做出的妥協。」上述學者稱,而在西方民主整體下,不可能做出180度改變,尤其是中國威脅成為西方社會難得的共識之時,只能用「去風險」作為一種務實的態度,雖然還在強調中國是個「風險」,但也承認了,與中國脫鉤,脫不起。在這個語境下,中國就和西方有博弈的空間。

2023年6月29日,北京一名婦人在盛夏的炎熱天氣裡給孩子煽風降溫。(美聯社)
2023年6月29日,北京一名婦人在盛夏的炎熱天氣裡給孩子煽風降溫。(美聯社)

實際上,中國也在「去風險」。

2020年7月,中國也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說法剛提出時,從媒體到輿論,多以「內循環」來概括。這一政策標誌著中國的戰略重心將轉向本地需求和技術發展。

當時就有觀點提出,是在降低對外經濟依賴性,以便在極端情況下,比如台海戰爭,面對歐美日的經濟制裁,保持一個正常運轉的經濟。俄烏戰爭爆發後,這種觀點更加甚囂塵上。

貿易碎片化的後果

即便不像冷戰時期美蘇那樣經濟完全脫鉤,「去風險」的思維指導下,同樣會導致全球貿易的「碎片化」,儘管在很多學者看來,在疫情期間,這種碎片化的趨勢已經形成。

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稱,「一個碎片化的全球經濟將把世界分裂為相互競爭的區域集團。貿易、投資、思想的傳播將會減少——而這些都曾是幫助我們實現經濟進步的關鍵因素」。

上述學者則表示,經濟學上講,凡歧視必有代價。把中國的某些領域當作風險,而去風險,就是一種歧視,那麼不得不承擔代價,比如價格更高、品質更差的商品。

「但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同樣的事情也在中國發生。比如電信行業,三大國企壟斷,沒有開放給外部市場,那麼競爭就不充分。幾年前有人把中國移動在香港的套餐發到網上,大家發現比他們在內地的套餐優惠得多,從而忿忿不平。其實就是因為香港的電信市場,沒有設置壁壘,充分競爭下效率更高。」

貿易碎片化帶來的後果有前車之鑒。一戰後,美國議員科德爾·赫爾認為,德國和英法開戰,就是因為貿易不夠自由,而自由貿易能促進國際和平。

貨櫃、貨輪。德國漢堡港。(美聯社)
(美聯社)

他在國會演講中稱,「對我來說,與不受阻礙的貿易相伴的是和平;而與高關稅、貿易壁壘和不公平經濟競爭相伴的則是戰爭。在我看來,我們需要鼓起勇氣,在當前的嚴重危機中發揮領導作用,因為歷史的命運指針現在指向我們。」

但當時赫爾的觀點過於匪夷所思而被邊緣化。

直到全世界經歷了二戰的苦痛之後,人們在迷茫中想起赫爾的觀點,此時已是國務卿的赫爾趁勢促成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簡稱GATT),之後演化為WTO,他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70年過去,全世界經歷空前的自由貿易程度,以及大致和平的國際局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