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文化場域的建設、政治口水亂噴的弊端

2023-07-08 05:30

? 人氣

「2023新北城市藝術節」最後以300秒的煙火收尾。(資料照,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2023新北城市藝術節」最後以300秒的煙火收尾。(資料照,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近期新北市文化局主辦的城市藝術季登場,盛大的舉辦煙火秀與光雕表演,但在過程中招致很多批評,多半都是攻擊主體尚未完工,甚至多數的評論都是在攻擊新北市長侯友宜,只因為他要選總統,我認為攻擊的方向其實非常不利台灣整體藝文場域的建立,原因如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台灣藝文產業的困難在於我國投入藝術文化場域的民眾基數過少,因此很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導,但台灣的藝文場域建立多半停留在硬體建設思維,因此常常出現場館蓋好,但後續都變成蚊子館的問題。舉例來說之前桃園市就被踢爆,鄭文燦前市長在任內爭取很多前瞻計畫興建場館,可是這些場館因為缺乏整體性規劃,導致營運困難,還入不敷出,甚至交通的整體規劃一團糟,留給後續的張善政市府一個燙手山芋。

反觀新北美術館,雖然主體建築尚未完成,但是整體的規劃考量是有配合城市發展的思維去並進,從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如捷運、火車的規劃,讓這個場館未來有足夠的吸引力,而且不單只是著重室內建設,將美術館外圍也做出規劃,甚至舉辦各類型活動衍生成民眾藝文聚集的場域,透過日常活動鼓勵民眾參與,這樣的操作模式值得關注,而且這些活動留下來的影響也是持續性的創造區域的藝文場域氛圍。

質疑的聲浪集中在,為何先行開放外部園區辦活動,但實際上這些戶外活動帶給一般民眾的體驗是美好的,新北美術館的興建當然有它不可抗拒被延遲的因素,那就是全球疫情下的缺工缺料影響,但新北市政府用另一種場館經營的思維,我們為何要窠臼在硬體場館完工的思維,進而去批評打擊為這些活動舉辦的用心,甚至帶入政治意識形態的負面標籤,這樣的模式不利於台灣藝文產業的發展。

筆者過去也曾經去過由林智堅舉辦的新竹城市光雕節,沒有留下任何硬體建設與場域,單活動舉辦就燒掉近一億元,而且舉辦的活動並未對區域形成一個有效的聚集效應,甚至硬體設施的安排也不慎理想,但卻可以被操作安排成對城市有助益的建設,這樣因為意識形態而因人廢言,實在不是一個正面的討論氛圍,或許侯參選總統,背後沒想到整個市府的努力會被這樣惡意的攻擊,而這些惡意的攻擊其實對於台灣一點助益也沒有。

*作者任職於投顧公司研究員、研究過文化場域等理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