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憑什麼你們的語言最重要?

2023-07-04 06:10

? 人氣

鄭宜農奪得最佳台語女歌手獎,致詞時沒說台語竟遭到網路攻擊(圖/台視提供)

鄭宜農奪得最佳台語女歌手獎,致詞時沒說台語竟遭到網路攻擊(圖/台視提供)

夏天,又是金曲獎公布的季節,今年除了發生艾怡良因「頒錯人」烏龍事件引發討論外,拿下台語歌后與最佳台語專輯獎的歌手鄭宜農,也因致詞時沒有使用台語,在社群媒體上被部分激進台語社群人士炎上,不禁讓身為印尼新住民二代的筆者反思,憑什麼你們的台語最為重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語很重要,其他本土語言也是

台語,在台灣固然是除了中文之外,理解且使用人數最多的族群語言之一,但也因為這樣,成為了當時威權時期,被打壓最明顯的語言。相對的,在民主化後的反彈、恢復母語聲浪,也是最為強烈的。

種種的歷史因素,使得台語在近幾年來,常常成為語言議題討論中的焦點,也因這樣,許多言論容易被放大檢視,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引發激烈的爭論,台語社群更是如此。

筆者很幸運出生在民主化後的時代,在學校說台語,不會被罰錢,更不可能掛一個「我不說方言」的狗牌被迫遊街示眾任人羞辱,但也不是無法體會戒嚴時期,威權政府對本土語言的鎮壓。

身為印尼新二代,印尼歷史上的威權政府,也跟國民政府使用同樣方式打壓中文,是故,威權體制壓迫本土語言,勢必導致了世代間的文化斷根,當我們走向了民主多元的環境,恢復本土語言使用,有其必要性。

何況,身在全球化的年代,歐美日韓的強勢文化傳播之下,不僅是本土語言更加式微,傳統文化也是如此。倘若今日台灣要打入國際,不論是傳統影視又或者是國民外交,都不應該是捨本逐末,而是應該立足台灣,扎根台灣文化,才能夠放眼全球,向全世界展現我們強韌的軟實力。

綜上所述,恢復本土語言,又或者母語的使用,不僅有其必要性,更具有其實用性。台灣身為一個移民社會,我們不得不正視歷史上各種因素的族群移民事實。是故,所謂的本土語言,並非只有台語或是原住民語這麼的單一多元,本土語言,更應該含括的是,原先的四大族群(閩南、客家、外省、原民)加上現今遠洋來台的新住民。而他們所使用的語言,都應該如同最主流的中文受到保障並且加以發展。

用自己族群的語言檢視他人,猶如種族壓迫

我們原先的教育,明顯地獨尊中文與英文,導致母語不受過多的重視。近年來,台語即使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重視,許多人努力花時間嘗試開口說台語,也常常受到長輩或網路上的「激進台羅仔」的嘲諷,例如說你的發音不好、台語字寫得不對,更甚是批評這麼做,可能會影響台語的正確使用。最終,那些努力花時間開口說台語的人們,也逐漸對台語失去信心,不再開口說台語。

筆者的家庭當中,父親為福佬人,母親為印尼的新客華人(二戰後從中國沿岸到印尼的客家移民)。在現實生活,也如同上段,除了被許多長輩與其他部分偏激台語使用者常唸的「台語攏袂曉講」之外,即便我表明新二代的身分,客家人的認同,台語並非我的母語,也難以得到應有的尊重。

有時,似乎會有一種感覺是,只有某族群的語言與文化是重要的,然而我們這些同樣屬於這塊土地上的台灣人所使用的母語,似乎並不重要。難道,只有福佬或其他族群的人,才是台灣人,而我們同樣遠洋過台的新住民及新二代,就不是嗎?

本位主義式的思考,使得其他同樣生活在這塊土地的族群沒有被考量進去,將會使得人們更加厭惡該族群——憑什麼你們福佬人的台語最為重要?又為什麼我客家人的客語不重要?為什麼我的母語明明是印尼文跟客語,卻要用同樣標準看待我的台語?難道我為了台語犧牲我學習母語的成本還不夠大嗎?

語言,是所有族群文化的根基,字句之間展現的是精神的重量,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它們,尊重他們,不應讓它們成為撕裂族群的工具。

*筆者為大學生,印尼新二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