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眾疾疫難—從新冠肺炎疫情說起:《扶正的力量》選摘(1)

2023-07-03 05:10

? 人氣

2021年9月5日,民眾於新冠肺炎篩檢站快篩檢驗。(資料照,柯承惠攝)

2021年9月5日,民眾於新冠肺炎篩檢站快篩檢驗。(資料照,柯承惠攝)

從2019年末在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炎(亦稱COVID-19、武漢肺炎等),疫情延續至今已經近三年。這一波堪稱「世紀災難」的新冠病毒疫情,除造成許多人不幸死傷外,對全世界造成的損傷既深且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初期採取嚴防死守,全民防疫政策的台灣,在防疫前期繳出了漂亮的成績,即使在2021年5月中旬爆發社區流行,也很快獲得有效控制。

當大魔王Delta變異株在7月開始席捲全球時,防疫優等生台灣一樣守得很好。11月Omicron病毒變異株出現,並在12月成為新的強勢病毒,傳播速度更快,更多人被傳染確診。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至2023年3月26日止,全世界確診病例有761,065,454例,其中死亡的病例有6,996,769例;其中台灣確診病例有10,143,788人,死亡18,371人,染疫人口約占總人口數42.5%。

在面對變化層出不窮的新冠病毒及生活上的種種壓力時,我認為,倡導扶持及充實大家的正氣,潔淨身心,不但能與病毒「和平相處,各安其位」,更能帶動集體向善、崇善的環境,令人心思回穩向善。社會正氣充盈,才是最有效的防疫策略。

中醫如何看新冠肺炎

自從新冠肺炎爆發後,世界各地具規模的醫學機構及研究組織,紛紛對新冠肺炎病毒進行研究,尋求破解之道。但在新冠肺炎肆虐世界近三年後,仍缺乏有效率、具信服力的特定治療方式,一般醫院多採取支持性療法來進行醫療。

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屬於冠狀病毒的亞科,變異快,現代醫學的主要思維仍是在確定病毒特性後,找出能克制、消滅新冠病毒的藥物。而從中醫觀點來看,新冠肺炎就是一場「疫癘」,佛經上稱為「人眾疾疫難」,是一場人類浩劫。但新冠肺炎的本質與歷史上曾多次發生的瘟疫有相通之處,例如其發展都是由無形至有形,由小至大,由少至多,由點至面,而且疫病會在附著、相應等作用下擴大、蔓延。

古代中醫醫家以「氣」的概念來看病毒,雖無法感知細菌、病毒等肉眼難見的病原體為何,也不見得懂得以口罩、酒精保護自己,更沒有PCR核酸檢測、快篩等檢驗設備,但卻知道在特定季節或地點,瘟疫會透過空氣或接觸等方式傳播疫病,造成大規模蔓延的發病,甚至死亡。當時的醫家已經懂得以中藥治療瘟病,並以隔離及消滅老鼠等感染源的方式來阻斷傳染途徑。

開創清朝瘟病學派的明末名醫家吳有性(字又可),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著有《瘟疫論》一書,並提出「異氣致病」說。認為瘟疫非因風、寒、暑、濕所致,而是由一種不可見的「異氣」(又稱癘氣、戾氣、雜氣)由口鼻侵入,再潛伏於半表半裡間所致。吳有性的瘟疫學說,是傳染病學史上一個偉大的創舉,與現代的病菌學、病毒學接近。他主張「以苦寒攻下」的方法來攻逐邪氣,治療瘟病,吳有性的瘟疫學說與治療原則也為後世醫家如葉天士等溫病學家採用。葉天士因而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將外感溫熱,病由淺入深或由輕而重的病理過程分為四個階段,「衛分、氣分、營分、血分」各有其相應的證候特點及病理變化規律,此一辨證法對判斷疫病的傳染路徑及對應治療方法極有幫助。

中藥行、藥罐、中藥房、中醫師、草藥(資料照/洪煜勛攝)
中藥行、藥罐、中藥房、中醫師、草藥。(資料照,洪煜勛攝)

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新冠疫情發生之後,最令大家困惑的是:為什麼有的人即使打了疫苗,仍然會確診?為什麼有些人即使和確診者近距離接觸,甚至生活起居在一起,依然不會被傳染?難道他就是所謂免疫力(抵抗力)超強,「百毒不侵」的「天選之人」?確診者康復後,照理說已得到「無敵星星」,為何仍會一再染疫?為什麼有的確診者即使康復後,身體仍有各種令人不舒服的後遺症?有的人卻能船過水無痕,完全無後遺症……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病毒而造成的疫病,我們仍有許多疑問與迷惑。

我必須說,有些病毒會與某些人相應,特別喜歡拿他們當殖民地,因此容易染疫。而某些有特殊體質(如免疫系統強大)的人,病毒比較不喜歡接近,即使不小心染疫,通常症狀也都十分輕微,甚至毫無症狀;因為病毒一感應這個人不是理想宿主,此地非久留之地,也會想要離開吧!這讓我立刻想起了《內經.素問》中常為人引用的一個經典句:「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一個人如果先天之氣充足,加上作息正常,飲食營養均衡,心情樂觀平和,後天之氣未耗損太過,自然正氣旺盛,外邪難以入侵,內邪也難以相應產生,就不會發生疾病。巧的是,這句話的前述句,是黃帝在問減低疫病感染的方法:「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同,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疫情來時,症狀類似,男女老幼都會被傳染,如何才能減少疫病傳染的機會?所以歧伯才問答:不會被感染的人,體內正氣充足,邪氣不能干擾。疫病的病毒(毒氣)從他們的鼻孔(天牝)進入後,即由腦而出,不會致病。

從中醫醫家及經典對疫病的一些記載可看出,傳染性高的疫病自古有之,和新冠肺炎相比,症狀有相類之處,傳染途徑亦類似,易從鼻孔而入造成感染。他們相信,正氣充足的人能靠著其強大的免疫能力守護身體,免於被病毒侵犯,倖免於疫病之苦。

除了對老祖宗的智慧深感佩服外,在三十年的中醫臨床及研究、教學經驗中,我也發現,正氣不但是個人健康的本源,其與善相應的特性,更能讓大小團體更和諧、美好。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除了「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外,另一句常被引用的經典句是「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兩句話正是中醫的核心理論:一個人若正氣充盈,則病邪(邪氣)難犯;若一個人常受病邪侵襲,追本溯源,必源於其正氣虛弱,病邪不召自來。這裡的「邪」可能是癌細胞、病菌、病毒等,新冠肺炎的冠狀病毒就是其中之一。這可以從一些新冠肺炎確診者即使病癒後,各種後遺症卻尾大不掉,造成身體各系統症狀頻頻一事得到例證。當一個人因某些原因而正氣不足時,就像身體有了破洞,方便病毒趁虛而入。

自從Omicron變異病毒株出現後,其傳播力強,傳染快,雖然絕大部分為輕症或無症狀,但約有四成的確診者在痊癒後仍受後遺症之苦。新冠肺炎後遺症被西方媒體冠以long covid的稱號,代表後遺症復原是一條漫長、艱苦的恢復之路(long-haul),有人將其翻譯為「長新冠」。我不喜歡這個名詞,這long有多長?有一種新冠肺炎漫長而永無結束之日的感覺,我還是願意用「冠後」來稱呼新冠肺炎後遺症。

據統計,後遺症林林總總有兩百多種,常見的也有三十多種。這些後遺症遍及全身,造成器官組織受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例如有人失眠、睡不著,有人咳嗽不止,甚至有喘有痰等呼吸道問題;還有人出現「腦霧」(brain fog)現象,也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變差、反應遲鈍、憂鬱、焦慮、倦怠等症狀;還有人腸胃受損,食慾也不振。其他還有頭痛、頭暈、胸悶、長疹子、渾身痠痛、掉髮盜汗等症狀,可說是全身上下都受影響。

*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教授、財團法人台東縣私立芸生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社團法人中華芸生會理事長。本文選摘自作者新著《扶正的力量:身動、心靜、靈安,提升正氣,恢復自癒力》(天下生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