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能源轉型—不穩定的路徑和困境

2023-06-09 06:10

? 人氣

協和電廠規畫蓋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資料照,台電提供)

協和電廠規畫蓋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資料照,台電提供)

談到轉型不得不去思維兩種模式的轉型路徑,一種是巨幅變動,完全顛覆既有結構的激烈改變,過程當中將會帶來難以控制的變動成本,但好處是有可能帶來創造性的破壞,像是人類史上重大的幾次革命就是這樣的轉型路徑,工業革命、數位革命,都引領人類進入新的領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一種則是穩定中漸進改變,像是近期一直談到的能源轉型議題,就是需要漸進式改變,主要有兩大因素,第一、是能源使用是必要存在,供應端無法負荷急速改變、需求端也無法負荷變動下的成本。第二、技術力尚未突破、無法帶來躍進式的改變。

從世界各國的趨勢來看,雖然G7世界會議確立了淨零碳排的發展目標,可是在實踐的過程中並不是馬上完全以再生能源取代既有需求,而是有一套發展期程。像是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是用核電作為補充的穩定能源,就算日本曾面臨311的海嘯事件,但在國家基本發展策略中仍將核能列為必要的穩定能源來源,而世界的共識就是逐步廢除高碳排的燃煤電廠、走向燃氣電廠,再由燃氣電廠搭配核能提供穩定的能源需求,逐步發展再生能源的穩定性。

但台灣的策略卻讓人匪夷所失,首先政府喊出要非核家園,因此核四廠封存,全面發展光電與風力發電,投入數千億甚至上兆元的預算,但是帶來的是能源不穩定,綜觀蔡政府上台後,台灣的電網穩定破碎,經常性的大停電,帶來的經濟損失難以估計,尤其台灣賴以為生的高科技產業,本身就是高耗能產業,再來未來發展趨勢的AI人工智慧,本身也需要高度耗能,但我們冒然廢核主張、加上相關再生能源技術不成熟,導致供電情況吃緊,也讓世界對於台灣的發展打上問號,不只地緣政治的風險、能源供應的不穩定也讓國際投資有所顧慮。

日前南部科學園區內的聯電,因為台電供電不穩,導致產生壓降的情況,讓生產受到影響,機台需要重開機,晶圓也有報廢的問題產生,晶圓產業是高度資本密集的投資,這樣的損失帶來輕則幾千萬、重則上億元的損失,由此可知當台灣要把生產重心移往南部時,區域的供電穩定是重中之重的考量,但現在連供電最穩定的天燃氣電廠也在卡關、核電又不使用的情況下,根本難以達到穩定供電,過去竹科就發生類似事件、這一次換南科,都會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信心。

最重要的是台灣要朝向淨零碳排的目標前進,在核能爭議的政治角力攻防下,天然氣發電是必要的轉型替代方案,但台灣卻是燃煤發電燒好燒滿,根本違背淨零碳排的初衷,此舉也讓台灣在世界的永續發展排名吊車尾,也讓台灣走向不穩定的發展,賴清德揭櫫要燃煤轉為燃氣的供電穩定政策方向,可是現在執政黨卻無法順利讓天然氣電廠順利對接發電,讓人不免憂心。

*作者為私立大學政治系的助教兼博士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