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藝術的物、意象與新性:《創藝之道》選摘

2023-05-29 05:10

? 人氣

1960年代西方畫壇曾經出現「原始藝術國際展」的熱潮。而其所謂「原始藝術」風格,除了來自於大洋洲和非洲的藝術與物質文化的啟示之外,又加入諸如南斯拉夫農民藝術、海地人和依紐依特人(Inuit亦稱愛斯基摩人Eskimo)的藝術、素人畫作、自行動手的建築師作品,甚至1960年代還時興過一陣「黑猩猩藝術」。對當代藝術家而言,追求「素樸」的形式與情感表達,反而是「複雜多變」的新創作方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只藝術家在面對「原始的」族群藝術時受到影響而產生新的創作風格,人類學家對於存在於部落社會的藝術亦有不同的看法。由於受到社會哲學思潮的普遍影響,19世紀著意於藝術進化的研究。例如:著名的劍橋人類學家哈登(A. C. Haddon)便曾出版過《藝術的進化》;又如史賓塞(H. Spencer)在《社會學原理》一書中認為,人類具有積蓄較多精力的能力,這種能力對於生存是必要的,而且當人能更有效的適應社會時,所積蓄的剩餘精力便可以用來做為藝術創造的表現。但是進化論雖可以說明藝術起源的文化作用,卻被批評無法解釋藝術形式和內容的差異。

做為歷史獨特論派的創始者,包雅士假設物質文化與藝術有兩個主要來源:一個是技術的獨立發展,結果形成了一些「典型形式」,另一個來源則見之於其與宗教和其他社會現象的結合。為了反駁從演化的觀點從事物質文化與藝術研究的適當性,包雅士提出另一種觀點,認為「文化所擁有的各類型藝術及其特殊的表現方式,是由自然環境各種刺激、物質運用的限制、藝術家的表現特質、和異文化的歷史關係、文化成員的思想信仰和價值觀等幾個情況的影響而產生的」(1955)。包雅士認為可以從文化(思想、信仰和價值觀)與歷史獨特性的面向來理解藝術,而藝術創作的整合觀、脈絡觀更為英國社會人類學所強調。

接受涂爾幹(E. Durkheim)知識體系啟發者,便著意於藝術與其他社會制度之關係,強調藝術的象徵性表達,有助於社會的整合關係與集體意識的形成。而功能論者如馬凌諾斯基(B. Malinowski)更認為「藝術一方面是直接由於人類在生理上需要一種情感的經驗(聲音、色彩、形狀合併的產物),另一方面,它有一種重要的完整化功能,驅使人們在手藝上推進到完美的境界,以工作的動機激勵它們。同時,它們也是創造價值和標準化的情感經驗的有效工具。」

不論不同的方法與理論取向呈現何種學派上的差異,物質文化與藝術必須放在社會文化脈絡(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中其意涵才得以被理解,則是人類學在面對藝術時的共同觀點。這也是人類學研究「原始的」族群藝術,對於當代社會藝評與藝術創作者,提供吸收「原始的」創作質素的一個「互補」貢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