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文觀點:法國退休改革大戰—馬克宏為何堅持不退?

2023-04-19 06:50

? 人氣

馬克宏出身法國社會黨,在左派總統歐蘭德政府內擔任過總統府副秘書長與經濟部長。在經濟部長任內,他即因改革數項左派過去所確立的勞動政策而被左派人士認為背叛左派。2016年他自組政黨,離開左派政府,自走一條中間路線。2017年此中間路線獲得多數選民支持,使他成為拿破崙以後法國最年輕的國家元首。他的成功本就是在於擺脫傳統左右兩大政黨勢力經年纏鬥的泥淖,所以他不會在公教人員與私部門員工,或是勞資雙方等左右兩大勢力間選邊站;不會利用分化與仇恨促使左右惡鬥而獲得利益。他以及其政黨所採取的中間路線,使得左右傳統政黨不是走向極端激進化,就是步入邊緣泡沫化。他之所以敢持續推動改革,正是因為他中間路線的基本盤至少有35%選票支持。他如果退縮,就會因選民左右歸隊或因失望不投票而使得其基本盤崩解,變得一無所有。反之,繼續力挺改革,不僅可以凝聚與鞏固其基本盤;更有可能因理性支持者的轉向而擴大其基本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者,退休改革是他第一任的未竟之業,是他第二任的起手式。如果改革不能繼續推動,他才上任馬上就要進入跛腳狀態;後續就什麼也做不成了。作為拿破崙後最年輕的國家元首,總統任期改革後二十年來第一個連任成功的總統,他當然有歷史定位的考量。在歷史定位的考量下,他不可能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也不可能完全不顧憲政框架與民主法治的基本價值。為成就其歷史定位,他很清楚:要嘛成為改革的英雄,要嘛一事無成!

回顧歷史,當戴高樂總統於1960年代打算發展核武時,過半的法國人反對核武計畫。當法國擁有正式核武打擊力量時,仍有43%對37%法國人認為法國核武有能力保衛國家安全與維護國家獨立。在1964年戴高樂政府率先承認共產中國,1966年戴高樂訪問莫斯科,簽訂雙邊經貿協議,並建立兩國熱線。戴高樂不斷強調法國應在美蘇兩強之外走獨立自主的第三條路,不要成為兩強的附庸。在1968年1月的民調中,34%對33%的法國人認為法國有能力在政治上獨立,42%對28%的法國人認為法國無法軍事獨立,47%對26%的法國人認為法國無法經濟獨立。總之,對於戴高樂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並沒有獲得當時多數法國人的支持。戴高樂旋即在1968年的社運與參議院改革公投失敗後請辭下台的結果,也就不會太意外。

由於燕雀焉知鴻鵠之志,英雄難免孤獨。馬克宏一上台就因提高燃油稅的政策,引發黃背心運動,全國處處烽火,他未曾畏懼退縮。後再因退休改革爭議,街頭抗爭纏鬥至今。其戰略自主的主張,又引發部分西方盟友的撻伐。馬克宏想延續法國獨立自主的第三條路,以及堅持內政改革的理想,最終是否會像戴高樂一樣,在改革公投失敗後高傲地主動去職?迄今尚難逆料!

*作者為教育工作者,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