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性仁觀點:中國大陸力推融合發展的實質困境

2023-04-10 07:00

? 人氣

因此,融合發展的本質其目的就是讓兩岸人民成為真正決定兩岸關係發展的主人,而非由政客決定,發揮兩岸人民積極性與主體性,尋求兩岸創造性的空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惠台31條實施一年半,台青中國夢還熾熱嗎?
惠台31條實施迄今,仍有落實的難度。(新新聞資料照)

當然兩岸融合發展最大的阻力在於外部壓力及台灣內部反對勢力,不有各種年齡層、網民與一般民眾;美國及其他國際力量對於兩岸融合的程度及層面也有不同的關心程度。台灣內外台獨分裂勢力的動作頻頻,不僅使兩岸和平發展面臨的更大的挑戰,更使得大陸對兩岸融合發展進程及政策的阻力加大。

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矛盾及風險挑戰,處處展現在各式各樣的兩岸關係民調中,要將台灣融入大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工程浩大且制度難以融合並存,這些無一不是大陸當局考量和審慎研究兩岸融合發展的難處。

因此、就在兩岸政治僵局無解,宏觀政治問題無法解決情況下,兩岸融合發展恐怕只能在經濟社會民生領域,且大陸出台的政策具有單向性,由大陸單方主動拋出推動、而不是兩岸雙方共同認可,單靠大陸也只能做到操之在大陸部分的融合發展,至於兩岸融合發展雙向性,仍有執行上的困難。

那麼,不要融合發展的台灣,又該如何自處?對於大陸來說、兩岸融合發展,從經濟社會層面的融合發展,逐步邁向公共治理體系的融合治理,這與大陸整體邁向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脫不了關係。

近年來,大陸各地區、各部門多項惠台措施,台灣同胞在大陸就學、就業、創業的同等待遇制度已經基本逐步建立,兩岸經貿合作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當然,大陸融合發展也產生新問題,包括法律完善、法制對接與價值的調合,一方面大陸當局企圖將台胞台企廣泛、深入參與到大陸治理體系及發展的機會當中,包括民主協商、決策、管理、監督等;另一方面大陸方面將運用法治思維、治理能力以及經濟社會力量來進行反獨促統;再者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及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融入倡議,大陸積極推動各項示範區改革與建設,以使兩岸在推動公共基礎設施、公共資源、公共服務等治理要素中進行全方面的融合發展,以落實兩岸和平發展的目標。

故台灣同胞的大陸社會適應性,需要深入探討,增強臺灣同胞在大陸融入發展的社會適應性,讓其真正融入適應大陸,如此才能達成真正的融合發展。大陸當局無論從中央到地方不斷積極尋求對台政策符合台灣民眾的需求,由中央到地方各涉台部門朝向共同的目標邁進,加上公私部門協同發展以達成共同目標;同時,大陸正尋求跨部會的協調機制和法律,讓涉台相關政府部門有發言權,並可協調統籌兼顧,當大陸能夠協調整出一套多數認為可行的方案,接下來便是如何落在實處;大陸當局透過龐大的資金與人才隊伍,以發揮整體性治理的優勢。

台灣民眾無感大陸當局強調的同等待遇、融入十四五規畫及參與粵港澳大灣區,使台灣民眾真正能夠實質參與大陸經濟、文化、社會實踐活動。大陸同時也透過官民協力、法治保障等法律手段與政策方式進行回應,可以預見的是,大陸當局仍會不斷提出各項同等待遇政策及方案,並透過中央和地方各相關業務部門,做好後疫情時代兩岸交流與合作,使完成一套完整、有效、合法、合理的一系列工作、那摩台灣對大陸融合發展要如何有感?恐怕必須靠時間與實力。融合發展只是經濟社會層面及大陸單向演出,實在是一大遺憾,沒有兩岸合推融合發展都是不圓滿的。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