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回不去了?跨國企業對上海信心不再 中國歐盟商會:僅12%歐商願在上海設立總部

2023-02-15 16:00

? 人氣

不過,台商服務業受創較深,例如食品業或連鎖加盟店,因中國封控的影響生意,已大多撤出中國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市場,但今年會不會重返中國,多數仍在觀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位於台北的台灣工業總會大陸組組長黃健群
位於台北的台灣工業總會大陸組組長黃健群

黃健群告訴美國之音:「即便它(中國)的儲蓄率高,但是中國因為對於景氣前景未明,大家的消費力道是不是可以刺激出來,大家是持比較保留的態度,還在觀察。」

對於歐盟商會的建議書,金融學者李楠說,上海去年曆經防疫的不確定性和供應鏈的衝擊,外商總部移往新加坡的決策可以理解,但上海的城市管理已領先其他中國城市,隨著防疫鬆綁和疫情風險下降,未來當局只要能重建市場信心,消除所有不確定風險,並製定合理、公平和透明的市場規則,就能挽回投資和消費信心,讓經濟的複蘇可以持續回到正軌。只不過,她也不諱言,上海經濟短期內不可能迅速反彈,因為,企業若倒閉後,重新籌備開業的時間至少也要半年到一年。

至於撤出中國的外商還會不會回流,她樂觀以待。

金融學者李楠
金融學者李楠

李楠告訴美國之音:「我倒不覺得,2022年的這個流出會形成一個持續的、長久的流出,只要我們的市場環境有改善的話,我不判斷會有一個長期的流出。原因就是,現在在中國已經建立起了非常成套的,無論是從基礎設施而言,還是從我們的人力資本的儲備而言,我們是具有一個全光譜的供應鏈。」

她說,中國的供應鏈完整,就連美商蘋果電腦歷經疫情和美中科技戰都還將九成的產線留在中國,這就代表其他國家還難以取代中國的製造能力。

專家籲中國政府搭建中小企業融資平台

尤其為了提高中國勞動人力的韌性,上海周邊的崑山地區還有網路人力服務公司,幫工廠管理龐大普工的招聘和管理,這些工人具高度流動性,有訂單才去工廠工作,一方面讓工廠免去長期維護人工的成本,一方面人力公司居中謀合,也提供薪資借貸,讓工人可以按週支薪,免於月光族的窘困,展現中國製造的彈性和優勢。

至於中小企業在疫後「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李楠說,中國的金融監管當局這些年來一直要求銀行加大普惠貸款的力度,亦即「兩增一降」措施,包括增加貸款規模和占比,並降息,以協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不過,中小企業的借貸風險較高,不應推給銀行承擔或解決,因此,李楠建議中國政府仿效美國的中小企業局和新加坡的企業局,搭建中小企業和投資方的融資匹配平台,讓包括銀行、風投和私募基金等投資方可以接觸到中小企業主的融資需求,政府只要居中提供培訓,協助中小企業主做好金融安排、風險防範和信息揭露等工作,以便投資方的融資評估。

她說,這樣的平台讓各方風險共擔,比起政府提供補貼或資助,片面承擔風險,來得合理,而且這個平台還可以擴大保險業的參與,提供中小企業主災難保險,以安度風災或疫情等天災的經營危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