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弓、雄風、萬劍飛彈功臣都有他!最神秘中研院院士,原來是國防幕後推手

2023-01-04 16:48

? 人氣

衝壓引擎的原理,是透過高速的迎面氣流加壓,但是當飛彈在高空以六倍音速巡航時,彈體與空氣摩擦產生的溫度將近攝氏兩千度,研發難度極高,當時僅有英、美、俄、法這四個國家能夠做到,可說是高度機密的技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面對難以獲取設計參數等資料的困境,蘇玉本幾乎後半輩子都沉浸在這個領域中,帶著團隊致力突圍,終於讓台灣成為全球第五個研發成功的國家。而被譽為「航母殺手」的超音速反艦飛彈雄三,便是採用衝壓引擎做為續航推進系統,使得飛行速度大幅提升,在兩岸的對峙情勢中,高度提升了台灣的國防實力。 

科學只有對錯,沒有階級 

面對前所未有的研發挑戰,蘇玉本為何能帶著團隊突破多項關鍵技術?他將功勞歸於團隊,銘記眾志成城的力量,「我的角色,就是做好系統整合的任務。」 

蘇玉本巧妙譬喻,即使將世上最完美的眼睛、鼻子、嘴巴等器官組合起來,也可能出現比例失衡的現象,衝壓引擎的研發也是如此,進氣道、燃燒室、供油三大組成之間的零件設計,可能出現互相衝突牴觸的情況。要能達成最佳平衡,便有賴蘇玉本站在制高點,進行取捨與判斷。 

在這個過程中,蘇玉本致力於創建讓每個研究員都能暢所欲言、直抒己見的風氣,就像他自己剛進入中科院時,即便只是一個初出茅蘆的小伙子,也能與資深同事平起平坐,即便爭得面紅耳赤,彼此之間也不會留下心結。 

「工程問題只有對錯,沒有階級」是蘇玉本時常掛在嘴邊的座右銘。不過,一旦取得共識、拍板定案,他就會要求團隊必須服從紀律,朝共同目標使力;即便中途出現失敗、士氣低落,他也一直傳遞「工程沒有一次就成功」的經驗,帶著團隊快速振作,重複無數次運算修正的循環。 

每一次的飛彈試射,背後都是團隊數年的努力,以及高達千萬元的資金投入,「試射演習失敗,被批評嘲諷是『天女散花』的時候,也會很挫敗,」蘇玉本半開玩笑地說,這是造就他心律不整的病根。然而,正是在一次次的實驗、除錯中,鍛鍊出蘇玉本敗而不餒、百折不摧的堅強意志力,奠定中科院在火箭飛彈系統領域的領先地位。 

帶領中科院轉型突圍 

一九九九年,蘇玉本接任中科院第二研究所所長,適逢冷戰結束,過去不能獲得的武器也開始能透過採購輸入,導致中科院遭受預算大幅刪減的衝擊。此時的中科院面臨轉型的迫切需求,才能找出永續經營的生機。 

在斷炊危機之下,蘇玉本召集高階主管們共同腦力激盪,重新訂出「顧客滿意、締造雙贏、團隊合作、建立尊嚴、技術創新、追求卓越」的新策略。在配合國家布局、開展國防自主之外,他更積極讓中科院「走出去」,一方面強化與工業界的互動,同時也想辦法開拓財源,包含在三年內推動超過百件的國防技術移轉民間的技術服務案、爭取經濟部科專計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