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弓、雄風、萬劍飛彈功臣都有他!最神秘中研院院士,原來是國防幕後推手

2023-01-04 16:48

? 人氣

五十年來,蘇玉本甘居幕後,無論獲得再多獎項肯定,他也始終不改初心,將榮耀歸功於每一位共事的同仁。而他的經歷也證明,默默做事的人,終有機會被看見。

五十年來,蘇玉本甘居幕後,無論獲得再多獎項肯定,他也始終不改初心,將榮耀歸功於每一位共事的同仁。而他的經歷也證明,默默做事的人,終有機會被看見。

許多人渴望成名,卻未必有相應的實力。 

而蘇玉本,原本可以走一條功成名就的路, 卻選擇了淡泊,默默為提升國家實力奉獻心血。 

身處國際強權角力及兩岸高壓情勢之下,國防實力就是國力的重要核心。過去多年來,身為台灣國防自主搖籃的中山科學研究院,匯集了一群默默無名的研發工程師與科學家,他們的名字不會出現在報章雜誌中,也從不羨慕業界開出的優渥薪資,日復一日堅守崗位,每一次的創新與突破都是一場無聲煙硝的勝利,提升了台灣的防護實力,有效嚇阻威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科院飛彈火箭研究所顧問蘇玉本,原本也是這群無名英雄的其中一員。他在一九七四年進入中科院服務,先後擔任衝壓引擎組組長、第二研究所(現名為飛彈火箭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等要職,他領導開發的火箭飛彈系統,在全球相關領域中擁有明顯的領先地位。但是在專業領域之外,外界幾乎沒有聽過他的名字。 

沒想到因為二○二二年獲得中研院院士的殊榮,讓他的名字一夕之間躍上媒體,大眾也才赫然發現,原來我國飛彈系統,如:天弓一型、雄風三型、雄風二型、萬劍,背後都有他帶領團隊奮鬥的身影。 

從小深具「動手」精神 

在碰面之前,蘇玉本已將採訪題綱的擬答寄回;採訪完成當天晚上,我們又收到一份更加詳細的訪談摘要,科學家的勤奮與自律精神一覽無遺。 

從小在農村長大,蘇玉本心中一直有個清晰的畫面:農民將辛苦收割下的稻米倒入風鼓打稻機,稻穀中的空穀及雜物便被快速剔除,只留下飽滿的米粒⸺宛如魔法一般神奇,不僅讓他對機械協助人力的功能留下深刻記憶,也點燃了他對機械的濃厚興趣。 

憑著本能與喜好,蘇玉本從小就深具「動手」的精神,家中的鐘、錶,幾乎都被他拆開研究⸺儘管他自嘲「當然沒有修好過」,但他無師自通地學會修理腳踏車與電器。 

因為從小對機械的熱愛,考大學時,蘇玉本順理成章地進入成功大學機械系就讀。 

開啟一生志業的起點 

「成大對我的人格養成影響很大,」蘇玉本回憶,當時機械系一百五十個新生都住在同一棟建築內,大家同吃同住,在成大純樸又自由的校風中,即便老師上課鮮少點名,卻幾乎沒有人缺課。這種自律向學的氛圍,讓他悠遊於工程圖學、機動學、熱機學及熱力學等學科之間,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 

成大畢業後,蘇玉本考上台灣大學機械研究所,他選修了自美歸國短期客座教授楊源生的課程。畢業前,他與對方聊到自己對未來就業的不確定,當時正受聘擔任中科院顧問的楊源生便推薦他到中科院第二研究所,從事飛彈與火箭方面的研究。 

憑藉著從小對機械的熱愛,蘇玉本(右四)進入成大機械系就讀,在自律向學的氛圍中徜徉於工程圖學、機動學、熱機學及熱力學等學科,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之後更在就讀台大機械研究所時,到中科院第二研究所從事飛彈與火箭方面的研究,自此開啟了他貫徹一生的志業。
憑藉著從小對機械的熱愛,蘇玉本(右四)進入成大機械系就讀,在自律向學的氛圍中徜徉於工程圖學、機動學、熱機學及熱力學等學科,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之後更在就讀台大機械研究所時,到中科院第二研究所從事飛彈與火箭方面的研究,自此開啟了他貫徹一生的志業。

當時正值自主國防科技需求殷切的年代,一九六九年剛成立的中科院是國內唯一的國防科技研發重鎮,再加上所學正可派上用場,幾乎每個人都充滿朝氣與使命感,而在那時進入中科院服務的蘇玉本,自此開啟了他貫徹一生的研究志業生涯。 

帶著好奇心去創新 

蘇玉本在中科院學到的第一課,是要勇於接受挑戰,不要局限於既有的能力或知識範圍。 

求學時,蘇玉本修過流體力學的課程,但僅限於不可壓縮流,氣體流動速度與密度變化較低,而飛彈或火箭在空中飛行面臨的,是氣體流動速度和密度變化較高的可壓縮流,涉及高速飛機、噴射發動機、火箭引擎等領域,必須透過自學來補足知識落差。 

蘇玉本一入職,前輩易扶生便丟了一本厚厚的火箭推進器的原文書給他,「像天書一樣難懂,我花了兩個月才看完。」在當時的環境下,台灣自身的武器研發技術與資料極度缺乏,無論是資深同事或是像蘇玉本這樣的新進研究員,大家所知其實相差不遠,唯有透過持續自學、大膽動手實驗,才能推進目標。 

「我一進來,就覺得這裡不像軍事單位,因為長官們都非常開明,設定大方向與目標之後,便充分讓大家放手去發揮,」蘇玉本回憶,在自由的創新氛圍下,藉由前輩易扶生的輔導、楊源生的指導及小組長薩本通的指揮,很快形成一個三人小組,從事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研究。 

正如同發明家愛迪生的名言:不經歷九九%的失敗,就沒有一%的成功。這個三人小組時常在中科院的試驗場進行火藥實驗,當時的同事經常聽到他們失敗時傳來的爆炸聲,但是蘇玉本卻從未接到指責。 

「長官反而覺得這代表我們有在做事,才會發出這些聲響,」蘇玉本說,這種正向回饋,讓他更樂於大膽嘗試創新,最終成功研發出國內第一具完全自行研發及自製的實用固體火箭發動機。 

將壓力轉換成動力 

優異的表現,讓蘇玉本在一年後就獲院內提名,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航空工程研究所攻讀博士。 

代表國家出國進修,身上背負的是榮譽與責任。當時,他每個月只有三百二十美元的生活費,但是光住宿費就要花掉一百五十美元。在美國四年,蘇玉本只因父親逝世而回台一次。 

談起那段刻苦艱辛的留學經歷,他的心態很積極,將吃苦當成鍛鍊,還幽默地說,自己將來的回憶錄可以命名為「中山惠我五十年」。 

然而,身處美國最頂尖的學府,讓蘇玉本更深刻體會到,當時台灣處在國際強權角力中,對於國防需求的急迫性,但是他將壓力轉換成鼓舞自己的動力,更加堅定自己想要回國貢獻所長的決心。 

八○年代,蘇玉本(右五)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航空系學成返國,深刻體會到台灣國防需求重要性,在難以獲取設計參數等資料的困境下,他帶領團隊突圍,讓台灣成為全球第五個成功研發衝壓引擎的國家。左八為時任總統蔣經國。
八○年代,蘇玉本(右五)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航空系學成返國,深刻體會到台灣國防需求重要性,在難以獲取設計參數等資料的困境下,他帶領團隊突圍,讓台灣成為全球第五個成功研發衝壓引擎的國家。左八為時任總統蔣經國。

回國之後,蘇玉本先後歷任青蜂、天弓計畫火箭推進系統研發負責人,在一九八三年又進一步受命擔任衝壓引擎組組長。 

衝壓引擎的原理,是透過高速的迎面氣流加壓,但是當飛彈在高空以六倍音速巡航時,彈體與空氣摩擦產生的溫度將近攝氏兩千度,研發難度極高,當時僅有英、美、俄、法這四個國家能夠做到,可說是高度機密的技術。 

面對難以獲取設計參數等資料的困境,蘇玉本幾乎後半輩子都沉浸在這個領域中,帶著團隊致力突圍,終於讓台灣成為全球第五個研發成功的國家。而被譽為「航母殺手」的超音速反艦飛彈雄三,便是採用衝壓引擎做為續航推進系統,使得飛行速度大幅提升,在兩岸的對峙情勢中,高度提升了台灣的國防實力。 

科學只有對錯,沒有階級 

面對前所未有的研發挑戰,蘇玉本為何能帶著團隊突破多項關鍵技術?他將功勞歸於團隊,銘記眾志成城的力量,「我的角色,就是做好系統整合的任務。」 

蘇玉本巧妙譬喻,即使將世上最完美的眼睛、鼻子、嘴巴等器官組合起來,也可能出現比例失衡的現象,衝壓引擎的研發也是如此,進氣道、燃燒室、供油三大組成之間的零件設計,可能出現互相衝突牴觸的情況。要能達成最佳平衡,便有賴蘇玉本站在制高點,進行取捨與判斷。 

在這個過程中,蘇玉本致力於創建讓每個研究員都能暢所欲言、直抒己見的風氣,就像他自己剛進入中科院時,即便只是一個初出茅蘆的小伙子,也能與資深同事平起平坐,即便爭得面紅耳赤,彼此之間也不會留下心結。 

「工程問題只有對錯,沒有階級」是蘇玉本時常掛在嘴邊的座右銘。不過,一旦取得共識、拍板定案,他就會要求團隊必須服從紀律,朝共同目標使力;即便中途出現失敗、士氣低落,他也一直傳遞「工程沒有一次就成功」的經驗,帶著團隊快速振作,重複無數次運算修正的循環。 

每一次的飛彈試射,背後都是團隊數年的努力,以及高達千萬元的資金投入,「試射演習失敗,被批評嘲諷是『天女散花』的時候,也會很挫敗,」蘇玉本半開玩笑地說,這是造就他心律不整的病根。然而,正是在一次次的實驗、除錯中,鍛鍊出蘇玉本敗而不餒、百折不摧的堅強意志力,奠定中科院在火箭飛彈系統領域的領先地位。 

帶領中科院轉型突圍 

一九九九年,蘇玉本接任中科院第二研究所所長,適逢冷戰結束,過去不能獲得的武器也開始能透過採購輸入,導致中科院遭受預算大幅刪減的衝擊。此時的中科院面臨轉型的迫切需求,才能找出永續經營的生機。 

在斷炊危機之下,蘇玉本召集高階主管們共同腦力激盪,重新訂出「顧客滿意、締造雙贏、團隊合作、建立尊嚴、技術創新、追求卓越」的新策略。在配合國家布局、開展國防自主之外,他更積極讓中科院「走出去」,一方面強化與工業界的互動,同時也想辦法開拓財源,包含在三年內推動超過百件的國防技術移轉民間的技術服務案、爭取經濟部科專計畫。 

這段過程,蘇玉本看得很清楚,過去多年的超然戰略地位讓中科院難免帶有一種「衙門氣息」,內部不同單位間的協作流程複雜冗長,不只拖累了研發創新的步伐,也不利於對外合作的推進。 

因此,蘇玉本在工作之餘,不時前往企業參訪、向經理人取經,並率先在中科院導入企業化管理觀念,推動作業流程電子化、主管任期制度、品質經營等新制,尤其是重視客戶意見調查,「我們做出來的東西,要能夠讓顧客滿意。」 

蘇玉本口中的「客戶」,不只是針對外部單位,更包含所內人員。他解釋,中科院的人員組成大致可分為「支援」及「研發」兩大類,過去科技、文書、主計、行政等不同專業的人員互不了解,也產生了許多溝通上的誤解。 

在新制改革下,蘇玉本期許,每個人都要以「全方位工程師」自居,將彼此當成是互相的顧客,想方設法簡化作業流程,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 

舉例來說,過去研發人員領取材料時,要填寫繁雜的表單,還要耗費很長的時間等待,在物料組重新調整流程之後,研究人員只需要上網申請,就會有人將所需材料送到,可謂是服務到家。 

就連蘇玉本身為所長,也必須努力提升內部顧客⸺即所內同仁的滿意度。他規劃了「所長信箱」,讓有意見想要反映卻不擅於當面溝通的同仁也能自在表達意見,讓問題獲得處理。 

諸多創新做法,蘇玉本不只要說服長官從事正確的方向,還要承擔從無到有、不知是否會成功的心理壓力,但是,從工程研發到組織管理,他都秉持同樣的態度,不計個人成敗、奮戰到底,為歷史悠久的中科院注入煥然一新的活力。 

五十年來,蘇玉本甘居幕後,無論獲得再多獎項肯定,他也始終不改初心,將榮耀歸功於每一位共事的同仁。而他的經歷也證明,默默做事的人,終有機會被看見。
五十年來,蘇玉本甘居幕後,無論獲得再多獎項肯定,他也始終不改初心,將榮耀歸功於每一位共事的同仁。而他的經歷也證明,默默做事的人,終有機會被看見。

即便蘇玉本已經退休,曾經營造的精神持續影響至今。當蘇玉本獲得院士之後,採訪團隊提出希望在中科院進行拍攝的需求,中科院公共關係室團隊也特別向長官溝通爭取,讓原本需要耗費數月才能定案的申請流程,在短短一週內就順利通過,「這就是服務精神的展現,」蘇玉本欣慰地說。 

憑藉著對於台灣軍事戰備尖端科技發展的巨大貢獻,蘇玉本在二○二二年七月,成為中研院第三十三屆十九位新科院士之中的一員,也是繼「雄風飛彈之父」韓光渭之後,第二位中科院出身的國家院士。 

但是,若想要進一步了解蘇玉本過去的經歷,網路上可找到的公開資料卻寥寥可數。對此,他表示,因為涉及國際機密,在中科院工作的第一要務就是低調,很多重要成果也不能發表,自然無法獲得即時肯定。「我現在能講的,都是二十年前研發、已經解密的成果,」他指著中科院研發展示館大廳中的雄三飛彈與後方的天弓三型飛彈補充說明。 

在漫長的研究生涯中,蘇玉本很耐得住寂寞,因為他從未想要追求掌聲,「想要功成名就,你就不應該在中科院工作。」 

他時常跟同仁說:「國家花了這麼多錢讓我們研發火箭,每一發射出的飛彈都是成千上億元的造價。」以此勉勵大家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而他也一直以身作則,將全身精力都放在追求自身的成就感上,這種心境,正與唐代詩人賈島的詩作「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不謀而合。 

有付出,生命才有意義 

過去近五十年來都甘居幕後,卻意外獲得國家學術的最高榮譽,連蘇玉本自身都感到驚訝。根據《中研院院士選舉辦法》,院士候選人必須獲得現任院士連署,或大學、研究機關等五人以上之提名,這對鮮少參加公開活動、發表成果的中科院團隊而言,門檻極高。 

當選院士,讓蘇玉本既感動又榮幸,但他仍不忘強調:「真正被看中的,是我們團隊的研發成果,我只是代表而已。」 

不論是獲得優秀工程師、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甚至是院士的殊榮,蘇玉本初心不改,始終自謙自己只是代替團隊領獎,將榮耀歸功於每一位共事過的同仁。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在短篇小說〈青蛙老弟,救東京〉中,描述東京平凡無奇的上班族,有天卻被一隻巨大的青蛙找上門,告知繼神戶地震後,東京將遭受一個更大的地震,需要他的協助才能化解災難。任務最終順利完成,但是世人卻毫不知曉過去二十四小時之內的驚心動魄。 

剝開小說家筆下誇張詼諧的喜劇手法,蘇玉本的一生,像極了小說中的主角,看似平凡無奇,也無人知道他為了世界和平付出過多少心血;但是因為選擇進入中科院,主動承擔起守護國防安全的研發任務,每一天的日子也因為這個任務而變得更加具有意義。 

如今,蘇玉本雖已退休,仍持續擔任中科院顧問一職,將過去多年累積的寶貴研發經驗傳承下去。他要在自己選擇的研發戰場之中,繼續堅持奮戰下去。 

看見中科院亟需轉型的迫切,蘇玉本一肩扛起轉型大任,積極前往企業取經,率先在中科院導入企業化管理觀念,推動作業流程電子化、主管任期制度、品質經營等新制,希望讓每個中科院同仁都能成為「全方位工程師」。
看見中科院亟需轉型的迫切,蘇玉本一肩扛起轉型大任,積極前往企業取經,率先在中科院導入企業化管理觀念,推動作業流程電子化、主管任期制度、品質經營等新制,希望讓每個中科院同仁都能成為「全方位工程師」。

蘇玉本:永保好奇,終生學習 

我常跟年輕人說,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的定位局限住,覺得自己在大學所學的內容一定就是未來職涯的方向。大學只是基礎教育,真正進入產業後,很多東西都要從頭學起,所以一定要永遠保持赤子好奇之心,堅持終生學習,才能應付職場上不斷出現的問題。 

此外,年輕人也應該經常磨利專業能力,目光要遠大,尋求與菁英為伍、追求標竿,不要以平庸為標準;另外,不要排斥瑣碎小事,如:物料管理等行政工作,這是邁向全方位工程師的必要條件之一。 

中科院剛成立的時候,許多長官蓽路藍縷,現在我們所在的院區、屏東的九鵬基地,都是他們辛苦開發建設的成果,他們打下了深厚的基礎,而且還能夠在制定明確目標後,放手讓我們自由發揮,讓我們得以成長茁壯,我們有責任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國防科技一直是冷門專業,雖然大家對國機國造、國艦國造、潛艦國造等熱門話題很熟悉,卻少有人提及其實中科院早已完成了飛彈國造、水雷國造的成果。即便無法獲得即時的肯定,但研發人員還是應該兢兢業業,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只要用心,最終你的成就還是會被看見。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成為引領前進的力量》,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原標題:捍衛國防自主的戰鬥力 

撰文/王維玲.攝影/黃鼎翔.圖片提供/蘇玉本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