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許多美國人的共同疑問:我們為什麼要為一個遙遠的小國(未必是台灣)犧牲?

2018-07-24 06:10

? 人氣

更諷刺的是,北約自1949年創建以來,69年之間《北大西洋條約》〈第五條〉只動用過一次,時間是在2001年10月4日,那個「遭到攻擊的成員國」不是別人,就是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的美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天後10月7日阿富汗戰爭爆發,美國、英國與加拿大3個北約成員國打頭陣,接下來40多個盟邦先後加入戰鬥,包括當時每一個北約成員國,這就是所謂的「集體防衛原制」。當然,唯利是圖、唯力是尚的川普,對盟國的這一丁點貢獻(假設他知道這回事)恐怕根本看不上眼。

曾經擔任波蘭國防部長、外交部長希科斯基(Radoslaw Sikorski)接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訪問時以史為:1930年代末期,二戰爆發前夕,國際社會姑息主義高漲,許多法國人也力主「我們沒有必要為格但斯克(Gdańsk,波蘭大城)犧牲」,不到一年,這些法國人被迫為巴黎犧牲。

價值?價格?

就連面積才1.38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5萬、軍隊不到2000人、去年6月才加入北約的蒙特內哥羅,也都派員前往阿富汗協助北約維安與訓練的任務。川普談話爭議性播出之後,蒙特內哥羅政府發表不卑不亢的聲明:「國家多大多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珍視自由、團結與民主這些價值。」

當然,北約的成員國的領導人與政府未必都珍視這些價值,匈牙利與土耳其就是兩個大開倒車的例子。但是川普與卡森的一搭一唱,恐怕仍然會讓美國的友邦相當寒心,也不得不認清現況:如果川普只在乎你有沒有短期內能夠兌現的「價格」,而不是你自以為珍貴的「價值」,那麼,請你好自為之。

當然,蒙特內哥羅是一個幸運的小國,畢竟它處在歐洲/北約/歐盟(最快2025年入盟)的大家庭之中,雖然昔日老大哥俄羅斯對它加入北約非常不爽(也正凸顯它對北約的價值),雖然川普擺明了不一定願意為像它這類的小國作戰,但它還是可以信賴歐洲各國的正式或非正式集體防衛機制。

至於那些沒有集體防衛機制可以仰仗、旁有大國虎視眈眈、獨立自主備受威脅的小國,在川普下台、美國回歸正軌之前,恐怕必須放下虛幻的期則,以更靈活、務實的外交與軍事政策自求多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