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珈專文:我的父親──包緝庭談京劇

2022-11-05 05:50

? 人氣

京劇。(來源:shutterstock)

京劇。(來源:shutterstock)

先父包緝庭先生乃包文正公第二十八代後裔,祖籍浙江紹興。先曾祖衡甫公清咸豐年間赴京趕考,任職於工部衙門、後官拜工部員外郎;因洪楊事件,不克南返。多年後不通魚雁,斷了音訊;就與先曾祖母北京章家小姐結為連理。省吃儉用買下和平門外、琉璃廠沙土園大安瀾營房產,先祖輩六男三女、枝葉繁茂忝為京師一族。及後先祖輩及先伯叔,我輩兄弟姊妹、子姪均在晚清、民國及現今政府機構任職公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先父譜名桂熙、字緝庭。族中排行十二、在京時:人稱「十二爺」來臺後因髮色斑白,年齡又較友儕為長,故暱稱「緝老」。先父生於民國前六年正月十四,卒於民國七十二年農曆二月二十七。享壽八十!

先父幼時與眾兄弟就學於家中書房。延聘西席;學習國學文化。熟讀古文、唐詩。略研宋詞、元曲。及長入「北京法文學堂」習西學。弱冠大婚後出任北洋政府公職,後隨長官公差東北。民國三十一年回北京,於市政府財政局供職總務科主管。民國三十七年初,來臺從商,歷任臺北市當時著名「和興食品罐頭有限公司」、「亨達利鐘錶眼鏡公司」、「華懋貿易公司」經理、總經理。

包緝庭,攝於民國48年亨達利鐘錶公司(作者提供)
包緝庭,攝於民國48年亨達利鐘錶公司(作者提供)

筆者大爺爺榮星公號星三,夙喜戲劇,且豪於飲。清同光之季、西太后垂簾聽政,土木大興。先曾祖適官工部、星三公隨侍在側,閒暇乘高車駕駿馬;倘佯於歌臺酒肆,因得識當時名伶多人。不時邀之來舍下小聚。先伯丹庭先生是星三公獨子,自幼年少多病,嘗侍席側,偶或試歌一曲、頗符節奏;何桂山先生見其瘦瘠,因勸從師習武、鍛鍊武功,藉可強身。拜在「紅眼王四」王福壽前輩門下(見本書〈我的大哥包丹庭〉一文)。先祖父榮富公號理堂,亦為清廷州官。鼎革後在北洋政府續任公務。並經營大柵欄「大觀樓」戲院股東。公務之餘除了手戲麻雀外、即往戲院聽曲。肉市廣和樓為每週必去之所;因之與富社葉春善先生交往莫逆。先父自幼亦依例隨先祖聽戲。

年方十歲即有幸聆聽「年逾花甲老伶工譚鑫培」演出(見〈鬚生泰斗余叔岩〉一文)並每每到後臺逛逛,與同年齡的富、盛兩科學生交友。如武場劉富溪、小生茹富蘭、武生蘇富恩、丑角馬富祿、老生李盛藻、貫盛習、葉家昆仲、武二花李盛佐、花臉裘盛戎、老生遲世恭、四小名旦李世芳、老生沙世鑫……交好。其中孫盛文、孫盛武兄弟等人,兒時竹馬之交;後結為通家之好。民國二十年後先父入職場工作後,亦隨王連平先生編寫劇本多齣。並在北京《小實報》發表劇評(可惜本書主編蔡登山先生因疫情關係,無法進入中研院圖書室尋覓),富社大火後,王連平帶隊到東北演出;恰先父任職於茲,公罷戲散與王等小聚於當地。苦中作樂不勝欣慰。返京後,正值富社糧盡援絕時期;舍下也因幾次政經改篡,大不如昔。民國三十七年先父經友人約聘南下臺灣。後我母女也渡海定居臺北。

包緝庭30歲。(攝於民國22年)
包緝庭30歲。(攝於民國22年)

至民國三十九年左右,大鵬劇團成立。首次在臺北市中山堂公演。當時一票難求,座無虛席。散戲時下著大雨,先父攜年僅五歲的我,到後臺探班;看到富社子弟、榮春才俊、及戲曲學校棟樑;大家臉上都灑滿了「不知是雨水?!汗水?!還是淚水?!」(見筆者〈談臺灣名淨孫元坡 老伶工 大英雄〉及〈武藝超群、精彩人生話說孫元彬〉二文。)

先父來臺後為五斗米而折腰,在陌生臺北市商業界「行銷」(珈按:罐頭食品及後鐘錶業)爭得一席之地,三口之家得以溫飽,但是他真正的興趣仍在戲曲。大鵬劇團多位富社子弟之長輩,與先父舊識,喚起先父聽戲的癮頭,並長期在觀劇後發表評論。始在《華報》,後《中央日報》、《大華晚報》、《中華日報》、《新生報》等各大報紙雜誌刊登,談論演員劇藝、戲劇結構、並作理論講座。也因此結識當時黨政軍要人:如王叔銘將軍等空軍多位長官,國會議員如吳延環、陳紀瑩,政界大老馬壽華、賈景德等人。而此時臺北國劇劇評界即分南北兩派,北派以先父為首,標榜京朝大戲。如申克常、孫雪岩、陳鴻年、焦家駒、丁秉鐩、楊執信、蘇煦人,加上《華報》社長王爵,常在王將軍官邸神聊至深夜。而南派則以陳定山、李浮生、劉慕雲幾位前輩,倡導當年春申滬上流行的「海派」演法(動作比較火爆、面部表情較多、唱腔花俏)。李伯伯等的文章除《華報》外,更見於《攝影新聞》。當時大鵬藝員因多出自北京,就成北派演出的榜首。而顧劇團之顧正秋、張正芬、胡少安、周正榮、劉玉麟、高德松等為海派之風雲翹楚。民國四五六○年代國劇演出媲美民初北京時代,而各大報紙「劇評文化」煙花四嗆,各有各的捧讚對象,一般都是讚多於貶。而先父則認為「好就好、不好就是不好!」筆下絕不留情,雖然獲得許多掌聲。但也因此得罪不少業界「自認為是菁英」的家長或本人。彼時偶有三四位家屬來舍下,尋求理論。很不幸他們來時,恰逢父親外出聽戲或工作;小女子「我」在家。我真「不是好惹的傢伙」在校期間受救國團教導:深習「演講辯論技術」三言兩語……對方即鎩羽而歸……

包緝庭(左)、包珈(右)父女合影,攝於民國67年(作者提供)
包緝庭(左)、包珈(右)父女合影,攝於民國67年(作者提供)

先父在世筆耕多年,早年僅在臺灣報章雜誌為文。後香港《大人》、《大成》、日本《讀賣新聞》也來索稿。被譽為「臺灣京朝派京劇、劇評家第一把交椅」。先父為文常用四六對句,引經據典;談古論今。個性耿介,主觀甚深。評論劇藝,臧否得失,落墨公允,不超世俗。

先父記力超凡,大鵬劇團演出許多骨子失傳老戲;均為先父與蘇盛軾、孫元坡、馬元亮,攢薈默記,再再重排而成的。如《全本白蛇傳》、《嫦娥奔月》、《梅玉配》、《胭脂虎》、《棋盤山》、《武十回》、《宋十回》、《黑驢告狀》、《九里山》、《大名府》、《贈綈袍》、《全本慶頂珠》、《全本雁門關》等。後來大陸的京劇錄音帶經香港來臺,先父又領導孫元坡重整理《群英會》、《霸王別姬》、《將相和》、《除三害》等劇本。先父對京劇藝術腹榫淵博,尤善武打套子。這些對臺灣國劇振興貢獻良多。三軍藝工隊均聘任為顧問,教育部編制國劇劇本也約請列席指導。民國六十三年張伯謹先生為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及國防部總政戰部編寫《國劇大成》共十五冊;亦請先父為其校閱。當時在臺除齊如山先生外,人稱先父為國寶級的活字典!現回頭遙想當初:還不是先父兒時在「廣和樓」薰陶所得,受教於王連平先生身教言教,孫盛文、盛武兄弟耳傳心授,劉富溪交遊時無私傳承、耳濡目染,方有得之!

吾家世居北京,先父對北京「東南西北城」大街小胡同,知之甚詳。昔日《中華雜誌》社和《中國時報》副刊,邀稿談:「故都風情」。在評戲之餘,也寫些故鄉飲食文化、生活習俗。與丁秉鐩、唐魯孫先生共憶故都舊夢。

民國七十二年先父駕鶴西去,富社在臺只剩元字輩與運昇兄帶領大鵬、陸光學生參與殯葬禮儀。孫元彬親自送上山!民國九十三年馬元亮兄因腎臟病過世,民國九十四年先母駕返瑤池,也是孫元彬大哥送上山。未料四、五年後、大哥也雲歸故里了!老一輩胡少安、劉玉麟、高德松、周正榮等表演藝術家,均在人生舞臺上謝幕了。民國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元坡二哥隨之移居五指山國軍英雄公墓,殯葬日:馬榮祥、朱冠英(朱琴心先生賢公子)靈前弔唁,遺孀孫嚴莉華女士掩面痛哭不已!在臺富社只餘蕭運昇兄一人。榮春子弟:馬榮祥與王永春兩位九十高齡唇齒相依。上一代劇評人(包括那些不入流的)均一一凋落。南北兩派筆戰大賽,生花妙語,不復再見矣!令人不勝唏噓!

包緝庭談京劇(作者提供)
包緝庭談京劇(作者提供)

   ※      ※

今年春節過後,名作家蔡登山先生忽然來電話詢問:「可有庫存令尊遺作乎?」我告知:「先父生前向不保留文稿,只留戲單;即使先父臥床病重時,都拜託其好友胡孟久伯父代為收取觀賞後戲單,予以保存。俟先父故後二十年民國九十三年我在中視退休後餘暇,按年月日整理排列成夾。先父遺作我僅存昔日《中華雜誌》之〈故都憶舊〉十九篇,我集結影印成冊贈與家人故舊。」蔡先生鍥而不捨,辛勤倍至。到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圖書館,蒐集先父遺作數十篇;扣除一些應酬吹捧文字,可用者六十三篇日前交愚整理校對。

在下數十年電視臺任職導播組工作,不通文墨,更未研習博大精深京劇:歷史、沿革、戲曲內容……惶惶乎!接此重任,如似綿羊背駱駝~不堪重任也。然除我之外亦無他人可托……費時一週許,字字句句按照當年在「大愛電視臺」龐宜安經理審理「劇本模式」,逐字查閱。稍有疑問,即翻閱書籍:唐伯弢所著《富連成三十年史》、周志輔伯父所著《百年瑣記》、《京劇五十年史》、富社少夫人孫萍女士編撰《富連成畫傳》、芝翁高拜石之《古春風樓瑣記》、《淨門師魂(紀念孫盛文先生)》、《馬連良藝術評論集》、《舞臺生活四十年》、《梨園一葉》、《摩登小花臉~孫盛武》等書籍。或詢問當年為先父讚譽之:「六歲神童」後來是享譽海內外「大導演」朱克榮、及其兄朱錦榮兄弟、孫元坡夫人嚴莉華女士、名作家賈馨園學姊、甚至跨海請教舍侄包立一一詳查確定。也為《新四郎探母》作者請教名教授王安祈女士(原稿誤植「劉綱」,據我記憶前輩只有劉嗣叔叔,並未聞劉綱者也。)然事關百年前清末民初一段史故,實難確查。更有些秦腔、漢劇我真是無從問起,祈請讀者方家諒察並指正。同時感謝富連成孫萍女士、孫嚴莉華女士、朱陸豪提供珍貴照片。

學戲講究「薰」。先父少年時雖未進富連成科班,但閒暇隨先祖父在廣和樓聽戲,又與富社王連平先生(在梨園界稱「先生」是對前輩恭敬的尊稱)和孫盛文孫三叔、盛武孫四叔莫逆交好,耳濡目染薰(學)到許多京劇知識、歷史沿革。王先生長先父四歲,日常閒談時告知很多怹小時候看過的前輩表演藝術。見「輯一 人物憶舊」。而先父記憶力過人,多年後在臺灣耳順之年,尚能記誦劇本、行頭、砌末、武行翻打、套路行擋,見「輯二 古往今來」〈八本混元盒〉、〈狀元印〉等篇。至於評論演員演出技巧,及戲曲來龍去脈,可在「輯三 國劇摭談」諸篇多矣。

當然先父為文時,必參考許多資料書籍。但怹能記得許多書上沒有的:劇中人名、臉譜、行頭、武打套路,我不得不套一句先父愛用的詞彙「腹笥淵博」!

先父為文筆鋒犀利,或捧或責,絕不顧及人情,不免在文句中責及藝者,此次我盡量刪減原文,如還有後代家人不盡滿意之處,祈請諒察!

*作者為包緝庭之女,1944年生於中國北平市,四歲來臺,後任職中視公司,2004年導播組退休。2004-2011年間曾任大愛電視臺製作人,並於1999年起在《大雅雜誌》撰稿。本文選自《包緝庭談京劇:笑隱堂憶故》代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