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別演了,這是「台獨政策法」

2022-09-14 06:00

? 人氣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8月3日與總統蔡英文會面。(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8月3日與總統蔡英文會面。(資料照,美聯社)

對台灣而言,美國會於本月進入審議的「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是一個「抗中毀台」的法案,其破壞性遠遠大於建設性,因為華盛頓將台灣問題國際化的結果,必然引起北京的反制,進一步將台灣問題內政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白宮而言,「台灣政策法」是一個「吃緊弄破碗」的法案,其對於中美博奕的負面效應大於正面效應,因為這是國會系統在外交政策上對行政系統的一次「奪權」,高度限制行政部門在台灣問題上的政治彈性 —— 簡言之就是否決了戰略模糊 —— 將美國的外交政策置於民粹悶鍋裡熬煮,並隨時可能因外部壓力的增強而爆炸。

這便是為何自裴洛西訪台以來,拜登不斷透過媒體質疑「台灣政策法」,國安顧問蘇利文索性公開對部分條文表達擔憂的緣故。

對北京而言,「台灣政策法」是一個徹底毒化中美關係的法案,一個越過中國底線的魯莽嘗試。但換個角度,也可將其視為倒逼加速統一進程的歷史機遇,而其力度遠大於裴洛西訪台。

大陸官媒(人民政協報)在「九二共識」30週年,發表「九二共識只有一中,沒有各表」,已浮現出二十大後的對台政策必然收緊與趨於積極的姿態。台灣問題內政化的具體表徵,即未來不再有「台灣」標籤,只有「中國台灣」的意象會被北京推向全世界,以對沖美方挺台獨的諸多舉措。國民黨的「各表」,在各方擠壓下,市場小到可以「按下不表」。

2005年4月國民黨主席連戰赴中國訪問,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連胡會」影響最大的是,國共兩黨把「九二共識」視為兩岸關係基礎。(資料照,郭晉瑋攝)
2005年4月國民黨主席連戰赴中國訪問,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連胡會」影響最大的是,國共兩黨把「九二共識」視為兩岸關係基礎。(資料照,郭晉瑋攝)

誠然,在「台灣政策法」最後一個章節,強調此法案內容「均不得解釋為與台灣恢復外交關係或改變美國政府對台灣國際地位的立場」,但別演了,此法案實質就是「台獨政策法」,就算不看內容,光看白宮的不安反應就知道虛實。

本法案幾乎是全方位地重新定錨台灣問題,但重點還是擺在主權與軍事領域的翻新。

凸顯台灣「主權」的部分包含:禁止「限制聯邦政府官員與台灣政府對口部門的互動」;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將AIT處長(Director)職銜改為等同於大使的「代表」(Representative),其任命須獲國會通過。

將台美原本的「民間交流」性質改成「官方交流」,挺台獨,掏空美方的「一中政策」,強力轉向「戰略清晰」,形同顛覆自「台灣關係法」問世43年以來的美國對台政策。

美國親拜登的專家學者揶揄對外交政策向來漫不經心的國會,現在「突然外向」起來,字裏行間,嗅得出「草包還想主導外交」的酸味。不過,自拜登主政以來,向國會屈膝的事例太多,形同開了一扇方便國會越權的大門,也難怪草包們上竄下跳,不時騎到總統頭上「呀呼~」。

有人說拜登是「扮豬吃老虎」,抬舉了,他只是一個始終處於自保狀態的昏君,為保「鐵王座」甘受鷹派擺佈。

在軍事層面,「台灣政策法」要求將軍售上的原則,從提供「防禦性武器」擴展為「有助於威懾中國人民解放軍侵略行為的武器」。關於此,白宮一方面樂觀其成,另一面戒慎恐懼,畢竟美國政治也是軍工產業的掩護體,移除軍售限制剛好而已。

然而,反過來說,讓國會主導軍售項目,在遊說文化下,形同直接讓軍工產業完全支配戰爭生意,這會讓美國防部門失去對局勢的控制力。例如,「不對稱作戰」的軍售原則不見得是軍工產業樂見的政策,因為這抑制了高營業額,高利潤的武器生意。

F-35台灣想不想要?想。美軍工企業想不想賣?想。國會議員想不想從中獲取大額佣金?想。大家都想,只有白宮不想,為什麼不想?因為不敢,為什麼不敢?因為遭中國軍事反制的後果會重傷總統團隊的政治威望,受辱扛責的不是台灣,美軍工企業,國會議員,而是白宮,也只會是白宮。

「有助於威懾中國人民解放軍侵略行為的武器」這修辭想像空間很大,利益之所在,推動台美「核共享」也不是不可能。會不會實現是一回事,推動過程中的狂風暴雨是另一回事,同樣地,政治後座力是白宮在頂,所有人都獲利,就總統小圈圈受傷,這生意當然不划算。

會讓白宮顫抖的是「指定台灣為主要非北約盟友(MNNA)」,此條文飽含軍事協防台灣的意味,若實現,台美防務合作就只差一紙協防條約而已,換言之,距離北京啟動「反分裂法」武統台灣,也就剩一紙之隔。

自保既然是昏君的首要考量,拜登就不會希望在其任內失去第一島鏈;美國在阿富汗大輸,烏克蘭還沒贏,拜登當然經不起在台海遭遇滑鐵盧的後果,三個戰場都讓美國歪七扭八,拜登將創下史上最昏庸總統的歷史恥辱,單極霸權的殞落也得算在他頭上。

即便美國智庫的兵推結果極不樂觀,台灣還大有人認為美方在中美戰爭中能贏,但擺在拜登面前的真實選項只有兩個:失去第一島鏈或失去大量美國大兵,選哪一個都是美國罪人。輸贏的尺度不能用尋常角度去看。

在法案中其他的軍事條文裡,約略可察覺所謂「黑熊勇士」的起源與資金來源,美國是不是在培養台灣極端主義民兵?我就想問,為何「滅匪女殺手」廖筱君「參演」保鄉神射實境秀時,教官是前美國防部官員?這是不是一個美國撥款資助的戰前生意?曹興誠只是幌子?

此外,台獨團體推出「絕不投降承諾書」,要求議員今後大力監督地方政府的民防事務,也非常「應景」,因為「台灣政策法」明定要出資支持台灣民防,而此前也有美國議員訪台,專談美國州民兵與台灣的合作。這生意可也不小。

有搞事的資金,就有搞事的人,法案背後的龐大利益,足令局勢迅速惡化。

簡言之,「台灣政策法」的軍事條文,除了轉向戰略清晰,還在為台海可能的持久戰做準備,撒錢生產台灣「砲灰」。總括來說,這是一個促戰的法案。

明明促戰,嘴上卻說支持兩岸和平解決分歧,明明挺台獨,嘴上卻說遵守「一中政策」。「台灣政策法」就是這樣的一個偽善的法案。

拒北京「一中原則」,接受美「一中政策」
拒北京「一中原則」,接受美「一中政策」(資料照)

對「台灣政策法」,民進黨相當低調,近乎絕口不提,原因很簡單,因此法案毒性過強,白宮部分否定,以致最終的版本還沒出爐前,台灣執政黨不敢多談。

此外,由於通過機率很大,副作用也很大,美方勢必會要求台灣保持低調,禁止添亂,因此這次選舉,「抗中保台」幾乎消音。民進黨作為美國執政黨的「附隨組織」,主子諭令閉嘴就得閉嘴,現在也只能靠國民黨的自我矛盾,柯黨的分票效應,看能否挺過這次選舉。

台獨始終不信「愈獨愈統」,美國會這次丟出「台灣政策法」,是一個難得的試劑,不會等很久,在海峽中線消失後,台灣還會再體驗更多「消失」。

最強的統派,不在大陸,而在美國國會山莊。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3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