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連任時刻:中共中央宣布,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二十大

2022-08-31 11:13

? 人氣

2017年10月24日,中共十九大閉幕式上的習近平與其他中國領導人。(美聯社)

2017年10月24日,中共十九大閉幕式上的習近平與其他中國領導人。(美聯社)

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0日召開會議,在習近平親自主持會議之下,決定10月9日召開十九大七中全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則將在七中全會上建議: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當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領導班子按照排序走上閉幕式的紅地毯,中國的14億人民才能知道繼續執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領導人是誰。

新華社的宣傳下,中共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繼續有力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繼續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2年7月14日,習近平前往新疆自治區吐魯番市考察調研,察看吐魯番特色水果展示。(美聯社)
2022年7月14日,習近平前往新疆自治區吐魯番市考察調研,察看吐魯番特色水果展示。(美聯社)

不過在「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繼續紮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八股口號之外,二十大最重要的任務其實是新聞稿末尾看似尋常的一句話:大會將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因為各方咸認,習近平將打破中共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成文限制,尋求繼續第三任的中共中央總書記。

英國《衛報》指出,習近平目前面對經濟陷入不景氣、中美關係惡化、新冠疫情未解等政治難題,然而兩千三百多名黨代表在二十大的投票不過是走個過場,約200名中共中央委員會成員、25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與階層最高的政治局7常委究竟誰屬,可能在北戴河會議等場合早就塵埃落定。因此一般預料,無論中國政府正遭遇何種困難,習近平仍將成為毛澤東以來最有權勢的中國領導人,但中共的最高領導階層還有哪些人,還有待二十大正式揭曉。

除了習近平之外,七常委誰去誰留?

中共最高權力機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七常委,雖然在習近平的領導下,政治局常委的集體領導制已大為削弱,但除了習近平以外的其他6名常委誰去誰留,也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根據「七上八下」(全國大表大會召開時,滿68歲者必須離開政治局,67歲以下才可入局、入常或繼續留任)的不成文規定,栗戰書(72歲)、韓正(68歲)、李克強(67歲)、汪洋(67歲)、王滬寧(今年10月將滿67歲)、趙樂際(65歲)中,栗戰書與韓正兩人將屆齡退休,政治局的25名成員中也有半數即將離任。

中央政治局常委:韓正、王滬寧、栗戰書、習近平、李克強、汪洋、趙樂際。(新華社)
中央政治局常委:韓正、王滬寧、栗戰書、習近平、李克強、汪洋、趙樂際。(新華社)

至於新常委的人選,目前則以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61歲)、中共中央辦公廳丁薛祥(60歲)、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62歲)和上海市委書記李強(63歲)最被看好。不過習近平要是追求第三個任期,那他本人在二十大後已經打破「七上八下」限制,因此其他成員的去留是否還會依循中共慣例約束,目前也眾說紛紜。

另一個對習近平領導班子的關注焦點,則是與其互動微妙的李克強去留。普遍認為李克強的想法與習並不一致,制定經濟政策的權力更遭架空、昔日所謂「習李體制」早成空言。李克強雖未超過「七上八下」的年齡線,但李克強3月已經表態今年是他「擔任總理的最後一年」,他交出國務院總理的重擔後是否直接「裸退」,也是二十大的另一個焦點。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美聯社)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美聯社)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副教授吳木鑾對《衛報》表示,看到習近平將連任第三屆,大多數人應該都不會感到驚訝,而且這種情況已經存在好一段時間。他認為習近平將在二十大提高其黨羽在政治局中的比例,尤其是來自福建與浙江系統(習近平過去曾在這兩省任職)的官員。如此一來,他就可以憑藉這些人繼續爭取5年後的第四個任期。

專精中國政治的吳木鑾還說,習近平可能在二十大被授予「偉大領袖」的稱號。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脈絡中,毛澤東是「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雖然習近平是否會成為毛澤東之後另一個「偉大領袖」尚未可知,但在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中,習近平早就被稱為「人民領袖」,強調習近平「盡顯大國領袖風采」、更是「一個使中國由富變強的領袖」。

2022年7月13日,習近平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與《瑪納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合影。(美聯社)
2022年7月13日,習近平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與《瑪納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合影。(美聯社)

現年69歲的習近平是在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並於次年3月就職。外媒對習近平過去10年的政績,多半著眼在藉著反腐打貪整肅政敵、鎮壓香港民主運動、嚴厲封鎖染疫城市。尤其他在新疆的高壓政策引來國際社會的侵害人權的批評,「戰狼外交」則讓中國與西方世界甚至鄰近國家更為對立。

雖然習近平尋求三連任只是各方「猜測」,但他2018年推動修憲、刪除了中國憲法第79條第3款的「國家主席、副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規定。加上中共自1993年起,「國家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與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的「三位一體」體制,鄧小平避免中共再次出現終身獨裁者的機制既已不存。加上習近平多年來積累鞏固的權力、以及中共對其功績的大力宣傳,都顯示這次修憲已經打開了習近平長期執政之路。

2021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視訊會議。(AP)
2021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視訊會議。(AP)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習近平的長期執政目標在於實現「中國於2035年成為已開發國家」,不過他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引發國際反彈;東海、南海與台灣的主權爭議則有美國為首的同盟勢力與之拮抗;中美之間除了關稅壁壘仍未撤除,新冠疫情爆發後雙方關係更一直處在低檔,美國的政治人物也持續前往台灣表達支持。在攸關中共執政正當性的國內經濟方面,由於習近平堅持疫情清零,中國也一直在「應對經濟成長放緩」和「反覆封城」之間掙扎,中國的經濟表現恐怕也將繼續下行。

《紐約時報》首席中國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則指出,中共中央雖然沒有公布二十大的細節與期程,但以過往經驗看來,通常中共的全國代表大會將在7天左右。除了習近平為首的新領導班子初步浮現(下一屆國務院總理以胡春華和汪洋呼聲最高,但來年3月的兩會才會確認人選),中國未來五年的「強國行動綱領」也可望在二十大期間更為清晰。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7月7日在《中國紀檢監察報》指出: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中國的出現,更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中國的出現。美國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從科技、經濟、政治、軍事、外交等各方面對我國展開全面遏制和極限施壓,企圖阻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錯綜複雜。兩種社會制度、兩種意識形態的鬥爭也將是長期的、複雜的、艱鉅的、嚴峻的。中美之間的戰略博弈,勢必持續一個較長的時期,我們對此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顯然在習近平的繼續領導下,中國與美國的新冷戰格局將會持續下去。《彭博新聞社》則認為,將二十大的舉行日期訂在10月份,顯然為習近平以中國領導人的身份重回國際舞台做好了鋪墊。習近平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一直沒有離開中國,不過今年11月他將在峇里島參加G20峰會,並且跟美國總統拜登會面,習近平也有可能出席曼谷的亞太經合會議。包括中共對台灣的敵對態度是否和緩、對疫情清零的堅持是否鬆綁,也都將在二十大之後更為明朗。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