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東南亞「台豬事件」中躺平的政府和譴責自己人的民眾

2022-08-22 07:10

? 人氣

換言之,除了基於對中共的仇視、鄙視、與恐懼而支持抗中保台之外,台灣社會並不存在民族主義或盲從型愛國主義,實際存在的應該是「盲從型愛黨主義(blind partisanship)」,加上中間選民的反共意識型態──前者可以從去年的4大公投,最後等同於藍綠基本盤的對抗獲得鐵證,後者則是兩蔣時代迄今的傳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種殘缺不全、名實不符的民族主義氛圍下,台灣社會並沒有休戚與共的凝聚力,結果不難推斷:包括今年染疫死亡的8千多人,以及東南亞台豬事件等等在內,我們對於其他台灣人的不幸,通常只會當作事不關己而忽略漠視,部分人則可能在盲從型愛黨主義的驅策下,選擇主動譴責受害者和支持受害者的族群,藉以保護自己忠心耿耿的執政黨。

同理,在這種民族主義氛圍下,台灣人缺乏強烈的自尊心與優越感,結果也不難推斷:包括菲律賓海巡艦艇開槍掃射臺灣漁船,以及東南亞台豬事件等等在內,我們對於台灣同胞受到外國人的侵害,並不會產生「受到冒犯」的憤怒,通常只會當作偶發的個人事件,部分人則同樣可能在盲從型愛黨主義的驅策下,選擇主動譴責受害者和支持受害者的族群,藉以保護自己忠心耿耿的執政黨。

20220818-中華人權協會常務理事魏憶龍18日出席「國人遭騙受困柬埔寨,蔡政府無能、毫無作為!」記者會。(顏麟宇攝)
中華人權協會常務理事魏憶龍出席「國人遭騙受困柬埔寨,蔡政府無能、毫無作為!」記者會。(顏麟宇攝)

右派民粹主義橫掃台灣

上述台灣民族主義所針對的是民眾,並不足以解釋台灣政府在東南亞台豬事件中的龜縮與躺平。這個部分可能牽涉到兩個彼此相關的問題,其一是政黨的形象定位,其二則是傳承幾千年的「內鬥內行,外鬥外行」。

西方國家常用的「自由vs.保守(liberals vs. conservatives)」或「左派vs.右派(left-wing vs. right-wing)」政黨形象定位,並不適合目前的台灣社會。關鍵在於,台灣近距離面對著中共這個潛在敵人,多數民眾自始至終都保持著「反共」,或比較狹隘的「反中」心態,其他都不是民眾關心的重點。例如,兩蔣時代的「一黨專政」並未衍生強烈抗拒,蔡英文政府的「全面執政」和「沒收黨內初選」等等也沒有普遍激發選民的反感。

學術研究證實,在國家社會面臨重大外在威脅時,自由派人士也很可能轉為保守派,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台灣始終處於這種狀態。因此,我們一開始就選擇了西方國家的「極右派」,這也說明了為何跨國民調顯示,台灣是亞洲地區唯一在美國2020年大選中支持川普的社會。

但川普並非食古不化的極右派,而是擅於操作「民之所欲」的右派民粹主義者(right-wing populist),例如他對非法移民分食國家資源的批判就深得民心。而我們的蔡英文政府也不惶多讓,趁著美中貿易大戰和香港反送中事件而打響「辣台派」的旗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