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三大原因,蔡英文想學金正恩 沒門!

2018-05-27 06:10

? 人氣

「就蔡英文這兩年的內外表現來看,我們在未來兩年內,或許還是只能看到這個到處要求善意的政府,不斷重複著,不要跟我抱怨、都是別人錯、我已經很棒的高傲論調。」(資料照,陳明仁攝)

「就蔡英文這兩年的內外表現來看,我們在未來兩年內,或許還是只能看到這個到處要求善意的政府,不斷重複著,不要跟我抱怨、都是別人錯、我已經很棒的高傲論調。」(資料照,陳明仁攝)

近來東亞區域局勢最重要的變化,莫過於兩韓再度和解破冰。這不僅引起國際關係學界一陣驚嘆,甚至也讓同處東亞區域安全體系的蔡英文總統好生羨慕,公開表示希望兩岸能與兩韓一般和解破冰,只要在沒有政治前提且對等的情況下,樂見於與習近平會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事實上,相對於金正恩處心積慮、布局甚久,才能抓準美中衝突的縫隙來合縱連橫,最終取得甜美的外交果實;蔡英文卻只盼望著藉由媒體放話,就能改善兩岸關係,見到G2級領袖。兩位領導人之間的外交謀略,瞬間高下立判。而撇開個人能力不談,更進一步來說,由於國際環境、外交策略和國內環境的不同,蔡英文想見習近平的異想天開,終究只會是癡人說夢而已。

國際環境有利於朝鮮

首先就國際環境來看,相較於我國,朝鮮其實處於一個更好的戰略位置。因為牽動東亞格局的中共與美國,就過去、目前和短期未來內,都有維持朝鮮存在的利益。所以說,這就在過往和當前事件中,讓朝鮮可以藉此來迫使美、中進行利益交換。

那為何美中都有維持朝鮮存在的戰略利益呢?這其實就涉及到深層的戰略因素。因為兩韓一旦統一,不僅因為韓日過去的歷史情仇、領土糾紛,更由於不願做美日抗中的前線,以及必然在東亞體系位置上屈居於日本,因此統一的韓國相當可能會選擇站在與日本相悖的陣營。

進一步來說,在分裂時期,領土、資源和人口較少的韓國,都不願放下對日的歷史和領土問題,那更何況統一後國力大增的韓國;而在前線問題,如果韓國在統一後選擇靠向美日,在美中因國際結構必然衝突的情況下,勢必作為兩大強權衝突的第一線,甚至還須替日本承擔戰火和危機風險;在體系位置上,統一後的韓國若持續留在美日陣營,則其在東亞區域之位置則必然落居於中美日之後。然若選擇加入中共陣營,則可能將與日本平起平坐,毋須擔憂因日本利益而被陣營領袖犧牲。

所以說,從此來看,統一後的韓國就相當可能選擇靠向中共,形成中韓-美日的對壘。最起碼,減少其親美的外交權重,尤其是在美國無理由而必須撤軍,影響力大幅減少之後。

從此來看,很明顯明白,由於兩韓統一將可能會使現前東北亞的美日韓陣營崩解,因此自然為美國所不樂見,使其有維持朝鮮存在的利益。那麼進一步的問題就是,為何中共也有呢?

2018年4月板門店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南韓總統文在寅(AP)
「在體系位置上,統一後的韓國若持續留在美日陣營,則其在東亞區域之位置則必然落居於中美日之後。然若選擇加入中共陣營,則可能將與日本平起平坐,毋須擔憂因日本利益而被陣營領袖犧牲。」(AP)

這即來自於,雖然目前中共已經從「韜光養晦」轉變為「有所當然」,然而無論是在實力或是心態上,皆沒有做好挑戰美國地位的準備。也就是說,還沒到「為所欲為」的階段。因此處於這樣地位的中共,便自然仍需要朝鮮的存在,從而可以透過朝鮮的小吵小鬧,來與美國合作,作為美中關係的緩和劑,避免陷入與美國的直接對抗。也就是說,只有當中共有充足的實力和意願挑戰美國時,朝鮮對其的戰略價值才會消失。

兩岸關係並非兩韓關係

誠如前述,朝鮮正是看準美中都需要其來維持東亞戰略平衡,因此才能藉由成為「麻煩製造者」來獲取國家利益。然而就兩岸關係來看,由於中共為兩岸關係的當事方,且無論是中期或是長期目標,其向來傾向於改變兩岸關係現狀。所以說,兩岸關係所處的國際環境就與兩韓關係相當不同。

更進一步來說,兩韓關係對於中共和美國而言,背後其實是美中競逐的國際關係;然而兩岸關係卻並非如此,因為對中共而言,係從涉及政權穩定的國內關係來思考兩岸關係;美國則是從涉及大國權力競逐的國際關係來思考兩岸關係;只有我國是從兩岸角度來思考兩岸關係。所以說,從此來看,我國就相當難如同朝鮮般,透過美中都有維持現狀的戰略目標,來合縱連橫,達致戰略目標。

金正恩外交手段靈活

而就領導人的外交手段和策略來看,有別於傳統想像,朝鮮在金正恩上台之後,雖然仍保持既有的對美路線,但卻一反過去一面倒向中共的策略,與北京相當疏離,甚至還有些許衝突。讓中共內部出現不少棄朝論、朝鮮無用論的聲浪。

但也就是在降低與中共熱度之後,金正恩才能展現出朝鮮的外交自主性,並且藉由提高朝核危機,迫使美國在擔憂不介入,區域影響力將降低且韓日會有疑慮的態勢下,將重心移回半島。最終達致平壤的目標,即增加兩韓問題在國際間的份量,及其衍生的解決報酬,從而得以誘使美國提出對朝鮮有利的解決方案。

當美國因不願降低區域影響力,而被金正恩拉回談判桌的同時,這也使得北京開始擔憂美國會因此提升區域影響力,從而降低自身的區域威信。所以說,自然也必須重新調整先前對平壤的冷淡態度,習近平甚至還搶在川普之前,與金正恩會談,彰顯中朝的「傳統友誼」。

2018年5月,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訪問中國大連,與習近平會談(朝中社)
「金正恩藉由與中共冷淡,製造危機,將美國拉回談判桌,寄望能從中獲得報酬的同時,也玩起兩手策略,重新與中共親善。」(朝中社)

總地而言,金正恩藉由與中共冷淡,製造危機,將美國拉回談判桌,寄望能從中獲得報酬的同時,也玩起兩手策略,重新與中共親善。從大局來看,朝鮮這局玩了一圈,雖然最終繞回傳統格局,但卻從美中雙方手中都拿了點東西回來,搖身一變成為最大贏家,可以說是做成了一筆無本生意的大買賣。

從此來看,也就明白金正恩之所以在這局大獲成功的原因,就不僅是前述所提的國際環境,而也來自於個人靈活的外交手段。即不因意識形態或個人喜好,採取一面倒的策略,保持外交策略轉換的彈性。

試問,如果金正恩一開始就選擇一面倒向美中任一方,具體而言-中共,那美國還會相信平壤的報價嗎?中共是否也會因朝鮮180度的大轉向而感到背叛?如此一來,金正恩不就無法藉由與中共親善,來迫使美國讓步。

這也就是蔡英文永遠無法效仿金正恩的原因,因為就目前來看,蔡政府早已採取一面倒向美國的策略,這基本完全關上了與中共改善關係的大門。因為就如同朝鮮的案例,從中共的角度來看,結合蔡英文過去言行表現,自然難以相信其係真心誠意;而從美國來看,也不可能允許蔡政府的外交策略大幅轉向,讓過去的投資變成蔡英文的嫁妝。從此來看,也就不難理解馬政府當年為何要提出「和陸、友日、親美」的策略。

國際關係永遠是現實主義的場域,真正的現實主義並不講意識形態,一旦領導者違背現實主義的指引,因個人或國內因素影響其決策,那自然就會損及國家利益,危及國家安全。

蔡政府目前的困局即是如此,在行政院長和外交部長高呼「務實台獨工作者」及「中國」,並且試圖以政治力來介入兩岸民間、社會的交流,無論是審查大陸書籍、學者和學生赴陸的同時,卻僅想透過修辭華麗的文藻,表示已對中共釋出善意。這種伎倆,不免太過於小覷從美蘇威脅歷練而出的中共領導階層,以及伴隨人類文明而生的國際關係。

國內政治壓力

至於金正恩的最後一個優勢,則在於金在朝鮮不用面對像蔡英文之於我國般的複雜政治局勢。從政治學理論來看,威權政體領導人的正當性大抵會從低轉高,也就是在歷經一番權力鬥爭之後,鬥垮任何威脅者,集權於一身,直至去職;而民主政體的領導人則反之,在歷經選舉甫就任時呼風喚雨,然而隨著任期屆滿,從高轉低。

所以說,在蔡第一任即將屆滿前,其操控政治的能力自然會有所下降,尤其可能會迫於選舉需求,做出許多違背現實主義指引的決策。也就是說,做出國內政治需求的外交決策。

如此一來,在蔡英文目前因執政不利,施政滿意度崩盤,尤其是失去中間選民的情況下,便不太可能修正其兩岸政策,更可能為鞏固其基本盤,靠攏獨派立場。這就可以理解,為何蔡政府日前會將兩岸立場較為鴿派,飽受民進黨內質疑的張小月和李大維換成陳明通和吳釗燮。果然,陳吳兩人上任之後,便展露出與張李完全不同的「積極」態度,符合蔡英文目前的政治需求。

國家命運不可寄託他人善意

總歸而言,在執政兩週年之際,蔡英文從高層政治到民間交流,都仍在不斷摧毀兩岸互信,將兩岸關係破裂的責任歸咎於對岸、國民黨,甚至是30、50年前的國民黨。

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蔡英文在採取一面倒向美國的同時,仍對外宣稱自己也是國際大局中的棋手,維持蔡政府一貫的調性-以為說久了就會自然成真的佛系治國。有意思的是,當美中貿易衝突即將逐漸緩和的同時,美國仍會對蔡政府「釋出善意」嗎?從AIT近日否認日前傳得沸沸揚揚,被視為蔡政府外交勝利-美國陸戰隊將進駐內湖新館的消息,大概就可以知道蔡英文這位天才小棋手的棋藝到底如何。

柯文哲對國際關係的認識就顯得較蔡英文「踏實」許多,在多明尼加斷交之際,其便評論說,把國家命運寄託在別人的善意上,太不可靠,明顯是針對蔡政府到處要人釋出善意的說法而來。

不過就蔡英文這兩年的內外表現來看,我們在未來兩年內,或許還是只能看到這個到處要求善意的政府,不斷重複著,不要跟我抱怨、都是別人錯、我已經很棒的高傲論調。

謙卑如此,何須民主。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冠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