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入仕,一登龍門身「聲價」十倍:《風雪破窯》選摘(3)

2022-07-08 05:10

? 人氣

呂氏家族中有三人曾為翰林學士:呂蒙正、呂公綽及呂公著。三人中呂蒙正及呂公著後均入相。呂蒙正於983 年自翰林學士拜參知政事,後於988 年拜相;呂公著則於神宗時與司馬光並為翰林學士,後亦雙雙入相。因此,歐陽修便曾稱:「朝廷用人之法,由翰林學士及中書舍人中,選取出任宰相和樞密使。」而魏泰也說宋代狀元及第的,「有未夠五年即為兩制,亦有十年已升至宰相者」。指的就是呂蒙正一類的例子,亦解釋了登第、入翰林及拜相的關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登第既可作官並求得財富和地位,又有機會借入翰林而拜相,故呂夷簡放棄恩蔭而改從科舉,後來得以拜相;呂公著和呂祖謙雖早已藉蔭補官,其後也參加考試,登第後逐步進身要職。至於呂公弼、呂公孺、呂希道、呂好問及呂本中等,他們亦早已由蔭入仕,但後來或以父蔭、或以君主的賞識,因而得獲「賜進士出身」。所謂「賜進士出身」,是原來非由科舉入仕,因為受到重用,遂由君主「賜進士出身」,然後才可以任執政,時人視為宋代的「國法」,可見進士科與當大官的關係。

*作者為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宋代史和民間信仰研究。師承著名宋史學者羅球慶教授與陶晉生院士。曾任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客席講師、《香港社會科學學報》副編輯。本文選自作者著作《風雪破窯:呂蒙正與宋代「新門閥」》(三民書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