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這一天,一場1萬3000公里的海上長征畫下句點,遠方的大英帝國拿下勝利

2022-06-15 22:23

? 人氣

1982年,福克蘭戰爭,英國遠征艦隊航行路線(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82年,福克蘭戰爭,英國遠征艦隊航行路線(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當時西歐主要國家都支持英國,暫停與阿根廷的軍事合作。拉美各國大多同情阿根廷,但智利卻因比高海峽(Beagle Channel)小島主權爭議,仍對阿根廷保持軍事警戒,迫使阿根廷將大部分精銳部隊留在本土,影響戰局甚大。最重要的「第三者」當然是美國,阿根廷指望美國保持中立,結果華府在調停失敗之後,全力支援英國,從軍火、通訊到情報有求必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4月25日,英軍牛刀小試,奪回南喬治亞島。5月2日,英軍潛艦征服者號擊沉阿軍巡洋艦「貝爾格拉諾號(ARA General Belgrano)」,造成323人陣亡,從此阿軍大部分艦艇都不敢出港。5月4日,阿軍戰機還以顏色,以一枚「飛魚(Exocet)」飛彈擊沉英軍驅逐艦「雪非耳號(HMS Sheffield)」,20名官兵喪生。阿國空軍在整場戰爭中的表現可圈可點,擊沉多達7艘英軍船艦,只是自身也折損20%至30%戰機。

1982年,福克蘭戰爭,被阿根廷擊沉的英軍驅逐艦「雪非耳號」(Nathalmad@Wikipdia / CC BY 3.0)
1982年,福克蘭戰爭,被阿根廷擊沉的英軍驅逐艦「雪非耳號」(Nathalmad@Wikipdia / CC BY 3.0)

英軍儘管損失超乎預期,但仍在5月21日對東福克蘭島(East Falkland)北岸發起登陸戰,4000名部隊一路挺進,島上阿軍大部分是缺乏訓練、裝備補給不足的志願役,數量上3比1的優勢對他們幫助不大。英軍沒有空優、沒有空中近接支援、沒有直昇機運送,在惡劣的天候中,行經崎嶇的地形與阿軍布設的地雷區,一路與阿軍激戰,邁向90公里外的史坦利港。

6月上旬,英軍包圍史坦利港,攻佔周邊高地,城內阿軍如同甕中之鱉,援助斷絕,突圍無路。1982年6月14日,阿軍指揮官梅南德茲(Mario Menéndez)准將投降,福克蘭戰爭(Falklands War)74天結束,阿軍陣亡649人、英軍陣亡255人、3名島民罹難。梅南德茲與1萬1400名阿軍戰俘被遣送回國。

1982年,福克蘭戰爭,被英國遠征軍俘虜的阿根廷官兵(Ken Griffiths@Wikipdia / Public Domain)
1982年,福克蘭戰爭,被英國遠征軍俘虜的阿根廷官兵(Ken Griffiths@Wikipdia / Public Domain)

這場戰爭讓阿根廷軍事執政團灰頭土臉、名聲掃地,原本就因無能、貪腐、踐踏人權而岌岌可危的政權,終於末日降臨。軍頭總統加爾鐵里在阿軍投降4天後被逐出總統府,阿根廷因禍得福,正式展開民主化進程。鐵娘子柴契爾則是名聲大振,後來又做了8年首相。

至於福克蘭群島,它仍是英國的海外領地,也仍是阿根廷人等待收復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2007年,英軍「龍捲風」戰機飛越福克蘭群島(Cpl Darren Smith@Wikipedia / OGL)
2007年,英軍「龍捲風」戰機飛越福克蘭群島(Cpl Darren Smith@Wikipedia / OGL)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