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文:對中國人而言,規則是用來克服而非遵守的

2022-06-25 05:50

? 人氣

中國知名作家阿城,也是《九十年代》的作者。(百度百科)

中國知名作家阿城,也是《九十年代》的作者。(百度百科)

經歷過中國文革的人,對美國這個新邪教造成的悲劇,不能不感到有類似的體驗。

失敗者回憶錄151:我的作者朋友們(一)

《九十年代》休刊號,刊登了許多作者文章,回顧與《七十》《九十》的淵源。有些是我們長期的專欄作者,也有在中港台問題最熾熱時代來稿較多的作者,好多年沒有聯絡了,休刊又勾引起他們的回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看到這些來稿,我心裡也頗感不捨。

一些作者在當年為我們雜誌寫稿時,已經頗為有名。但更多作者,卻是有才華卓識,但只在《七十年代》面世後,才找到發揮寫作的平台。也有雖然已經在某些中文報刊上發表過文章,但在《七十》《九十》才放出異彩。後二者,又跟保釣運動頗有關係。

1971年10月底,聯合國大會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之合法權利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退出聯合國。那時,中國大陸仍然處於文革時期,幾乎所有知識人還沒有從監獄、牛棚或幹校中「解放」出來。恢復聯合國席位後需要相當數量的翻譯人才,包括口譯與筆譯。中共去哪裡找這些人呢?正好那時保釣運動興起不到一年,於是中共就廣邀保釣人士去聯合國工作。其中許多人同《七十年代》有聯繫。

聯合國的工作,屬高薪優差,對於大部分留學美加、有碩士博士學位的人才來說,工作量相當低。於是他們大部分時間就是看書和寫作,而《七十年代》就是他們發表的地方。我們好些專欄作者,因而成名、出書,並一直給我們供稿直到休刊。

其中原名張文藝的張北海,1971年在洛杉磯參加保釣時,寫了一個劇本,投稿《七十年代》,而我們給他出了單行本。他說這是他的第一本書。1974年他開始給我們寫文章。頭幾年寫來的都是極有意思的長文,我印象最深的是刊於1979年一月號的《從理想到夢魘》,報導美國一個牧師,創設人民教,從追求平等吸引大批信眾,而導致「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的極權獨裁,信眾像中了邪似的。1978年11月九百多名信眾在集體服毒中喪生。

經歷過中國文革的人,對美國這個新邪教造成的悲劇,不能不感到有類似的體驗。

1979年五月號,張北海又給我們翻譯了四萬多字的長文,美國著名劇作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在中國》。文章貫串見聞與思想,生動好看。跟張北海同處一室工作的楊誠說,米勒知道老張把他這篇文章翻成中文發表後很高興,邀請老張到他在康州的田莊度週末。

2005年米勒去世,楊誠問老張,有沒有跟米勒談到他的前妻瑪麗蓮夢露,老張說:「當然沒有。我怎麼敢問?」不過老張提到,《紐約時報》出訃聞,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阿瑟·米勒當國際筆會主席的時候,奈及利亞作家索因卡(Soyinka)被關在牢裡,馬上就要被處決了。米勒去電營救,奈及利亞獨裁軍頭戈萬見到米勒的名字,就問,這個米勒是不是那個討了瑪麗蓮夢露當老婆的作家?證實之後,戈萬就下令把索因卡釋放了。米勒對這個「夫以妻貴」的事情津津樂道。他還表示,瑪麗蓮夢露若是地下有知,對這件事也會樂不可支。索因卡在1986年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