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尋奇:人與花豹竟然能夠和平共處,互不侵犯!BBC記者深入「花豹王國」探秘

2022-05-31 10:00

? 人氣

突然一隻孔雀刺耳的叫聲打破了寂靜。拉納瓦特呆了一下,然後重新調動雙筒望遠鏡的聚焦,默默對凖大約100米遠的一塊有很多洞穴和裂縫的巨岩。一隻成年母豹從一個黑暗的洞穴探頭出來,沿著一個石崖的邊緣悄悄而行。隨後母豹在一塊平地上停了下來,那兒,清晨的陽光散發著溫暖。拉納瓦特說,「這是拉克斯米(Laxmi)。」所有賈瓦伊花豹都有自己的名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外兩輛旅行車氣喘吁吁地上了坡,停在我們的車旁邊,拉克斯米高傲地盯著我們,像貓一樣打了個哈欠,伸伸懶腰。

然後母豹發出了一聲叫嘯,是一種介於咕嚕聲和喵喵聲之間的叫聲。就在此際,兩個有斑點的毛球從一個岩石洞裏溜了出來,搖搖晃晃地走向母豹,依偎在它們媽媽身傍。隨後這花豹一家發出輕柔的嗚嗚聲和頑皮的翻滾撞擊聲,似乎完全無視有三輛車和十幾名旁觀者在場圍觀。

清晨的野生花豹尋蹤之旅結束後,我和拉納瓦特在離貝拉大約17公里的吉瓦達(Jeewada)村附近遇到了薩克拉·拉姆(Sakla Ram)。他剛從樹木稀疏的山坡旁砍伐了樹葉和樹枝。我們尾隨在這位拉巴利牧人後面,拉納瓦特告訴我,「他在為羊群裏的幼崽採集飼料。」拉姆身材瘦長、強壯,瘦削的肩膀上托著一堆捆綁整齊的樹葉,使他看起來就像一棵會走路的樹木。我們很快就到了他在吉瓦達的家,一間簡陋的平房,是他和家人以及山羊的棲息之所。

我看著拉姆給一隻山羊擠奶,他說,「我有52隻山羊。」拉姆的小女兒,大約四歲,坐在他旁邊,好奇地睜大眼睛看著我和她父親談話,一隻黑山羊懶洋洋地咀嚼著他留在羊圈地上的樹葉。

「你有沒有因花豹襲擊失去山羊?」我問。

他肯定地點了點頭,然後補充說:「失去好幾頭。」

我試探地問,「你感到怎麼樣?你不會因失去山羊而生氣嗎?」

拉姆那張飽經風霜的臉浮現出憂傷的微笑。他說,「我很傷心,我羊群中的每一頭羊仔從這個棚子出生以來,就是我照看餵養著。但是,花豹也得有東西吃。」

他這簡單明瞭的回答讓我意外和感動。

花豹
在北印度的一些鄉村,花豹被視為是有靈性的動物,不是靠本能掠食的猛獸

因花豹襲擊而導致的牲畜損失,政府可以提供補償,但申請索賠所需提交的文件非常複雜,經常讓村民望而卻步。至於崇拜印度教濕婆神(Shiva)的拉巴利人,把花豹獵殺牲畜視為是對神供奉食物,因此不會對花豹以牙還牙。然而,這卻不能解釋為什麼在印度其他也崇拜濕婆神的地方,卻會對花豹痛下殺手。

拉姆對花豹獵殺自家的山羊表達理解和同情,可能源於拉巴利人接受了這樣的觀念,即花豹等動物與人類一樣都是自然生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拉巴利人這種觀念與主張人類和野生動物應該各有自己領地的傳統觀念大相徑庭。英國生態學會(British Ecological Society)的期刊發表了一項有關印度人類與花豹互動關係的研究報告,這是由印度野生動物保護協會(WCS India)、喜馬偕爾邦森林部(Himachal Pradesh Forest Department)和挪威自然研究會(NINA)聯合所作的研究。研究人員表示,在印度北部的一些農村社區,如貝拉,認為花豹是有靈性會思考的生物,而不是只靠本能掠食的猛獸,因此花豹能夠與人類溝通共享空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