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碎片化時代即將終結?

2015-03-08 05:20

? 人氣

在前面的總結基礎上,我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將博士階段也包括到這個「六年階段式」模式中。扣掉碩士兩年,博士生教育還剩下三年。其實,研究生的五年經歷不足以讓一個年輕人成為一位獨立的研究者。就我自己以及很多朋友的經歷而言,必須經過一到兩次的博士後階段,一個人才真正成為獨立研究者,博士三年加博士後兩年到四年,也就是五年到七年,平均六年,這個六年是將一個受到專門化訓練的年輕人轉變為一個獨立研究者的階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面對個體的研究無非是想將之推廣到人類的整體上面。我真正想問的問題是,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在現代的文化演化過程中,一個階段大約是多長?

我在一開始就說了,博客階段是六年。其實在中國,BBS階段大約也是六年,即2000年到2006年。也許你說其實1998年BBS在中國已經出現了,的確如此,但那只不過是極少數人在用。當然,那些極少數人後來有一部分成了著名人物,在博客時代以及微博微信時代繼續活躍,如王小山、甯財神等。

讀到這裡,你會說,樓主開什麼玩笑?個體的六年週期和社會整體的六年週期怎麼可能有共性?這是不是巧合,你完全在胡扯。另外,難道不是互聯網本身

的發展在推動社會網路交流形式的改變嗎?

你的質疑完全有道理,我無法證明人類個體受教育週期與社會整體文化演變週期有共同的起源甚至長度完全吻合。但我現在做一個大膽的猜測,它們其實有共同起源而且長度大致吻合。

社會整體是個體的集合,它的演變本身反應了個體的內在需要。同樣,表面上看起來網路技術發展主導了網路交流形式的演變,但是,我們知道,有一些技術的出現往往早於交流形式的改變,而這些技術沒有得到及時的重視正是因為社會整體不覺得需要它。另外,是什麼推動技術本身的發展呢?除了技術本身應該還有社會需求,以及人類個體在心理層面上的需求。

就我最近的心理體驗來說,我覺得我對博客的懷舊正是因為我對碎片化交流產生了厭倦。不錯,我現在還定期為雜誌寫專欄,我不完全在做碎片化創作。但是,定期的專欄本身所占的時間以及所傳達的信息量遠遠小於幾乎每時每刻的碎片化交流: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等。

最後,我想給「六年週期」做一個定量的解釋。假如一個人在六年中,比如在小學時期,每天在學習上所花的時間大約是五小時,那麼一年所花的時間是大約是1825個小時,六年所花的時間大約是1萬1千個小時。還記得那個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嗎?一萬小時定律說,一個人熟練掌握一門技藝所需要的時間是一萬小時,不論你想成為一位音樂家,一位畫家,還是一位運動員。

現在,我大膽地猜測,其實一萬小時定律也與人類個體受教育的週期吻合,甚至與現代社會作為一個整體的文化活動方式吻合。畢竟,上了一萬小時的BBS,你開始厭倦了;寫了讀了一萬小時博客,你開始厭倦了;看了一萬小時微博、微信式的碎片化交流,你開始厭倦了。

我不想預言微博和微信很快就衰微,畢竟微博除了碎片化公共交流外,還有其他作用,如發紅包,做廣告;微信除了碎片私人交流外,還有各種內容較為豐富的公號,還有轉帳支付、搶紅包、線上購物等功能,這些方便生活的功能只要存在,微信就會一直興盛。我只是在做一個大膽的猜測,作為網路文化形式,碎片化將很快衰微。

*作者為理論物理學家,專業研究領域包括超弦理論、宇宙學和粒子物理,發表英文專著《暗能量》,科普著作《超弦史話》、《越弱越暗越美麗》。(原文刊載騰訊大家網,責任編輯:陳小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