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萬鈞觀點:分歧與同調,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怎麼走?

2022-05-08 06:30

? 人氣

中日企業籌資成本上升

歐美各國央行的利率調升,對於中國的貿易經常帳而言,反可能是荒漠中的甘泉。預期中國2022年貿易順差將持續縮小,低利率可保人民幣相對其他國際貨幣走弱,有助於提振出口,彌補國際金融帳中,投資流入減緩對中國資本供給下降的影響。畢竟對於北京決策核心而言,並不樂見國際主要經濟體採急剎車型態的貨幣政策,對於已經疲弱的中國經濟成長率產生負面的外溢效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對民間企業的影響則大為不同,由於日本(1兆3,000億美元)與中國(1兆50億美元)是美國財政部發行債務最大的淨債權國,因此美元走強和利率上升,為這兩國產生財富效應。然而,對於這兩國企業而言,在國際市場的美元融資需求甚大,在聯邦儲備理事會貨幣緊縮政策後借貸成本將上升,伴隨美元隨之升值,一般公司籌資成本上升的程度雪上加霜。

家庭可支配收入減少抑制經濟成長

此外,對中國來說,美債利率上升主要問題在於造成企業美元計價負債的成本,以及銀行對發展中國家的風險上升。對於日本來說,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減少將會抑制經濟成長。就2021年底全球前100大金融機構而言,共有22家中資商業銀行(清一色為國營企業)以及9家日資銀行躋身當中,資產總值分別約為27兆5,000億美元與11兆1,000億美元,其中自然包括了大量美元計價的債務。相當部分在發展中國家的貸款在COVID-19後,陸續出現清償難以為繼的情形。

尤以中國伴隨「一帶一路」倡議所衍生的新興市場借貸,投資計畫的透明度以及公司治理本就較其他國家為差。對於正經歷景氣循環週期性,加上結構性改變雙重因素產生的成長減速之中國經濟,對貸放債權需進行重整的趨勢,此顯非佳音。至於日本央行對其國債殖利率控制策略,會進一步弱化日元的價值。固然可有利於對外出口競爭力,推高長期低迷的通貨膨脹,但亦將產生日本家庭的購買力縮減,上班族薪資將難以趕上物價上漲的重大副作用。

中期仍有利率上調壓力

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全球停滯性通膨的機率大幅增加,中日兩國勢難置身事外,調整貨幣金融政策的機率隨之增加。烏克蘭及俄羅斯是世界上主要的糧食及能源生產國,兩國合計占全球小麥出口的30%。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原油生產國和第二大出口國、第二大的小麥出口國、歐洲國家最重要的天然氣供應國,出口占全世界的8%,其各類金屬礦產、木材亦占重要地位;而烏克蘭則號稱歐洲糧倉,為全世界第三大的小麥出口國、第一大的向日葵主要生產國、全球稀土重要的產地之一。由於歐、美、亞洲民主國家(除印度之外)對俄羅斯史無前例的聯合且全方位經濟制裁(寡頭個人、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旅遊禁令、高科技及半導體禁運),更加快全球供應鏈重組。全球主要石油公司拒絕提煉俄羅斯的石油,甚至退出了在該國的投資,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已飆升至14年新高。隨著穀物運輸的中斷,以及全球穀物、運輸和化肥價格上漲,食品價格開始飆升。國際糧價在戰爭爆發後一個月,已經超過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時的價格,主糧價格是前一年的2倍多。而中日兩國都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與金屬礦產,中國在戰爭之前,更是依賴烏俄兩國的小麥、玉米進口,甚至在烏克蘭還有租地耕種。以上種種因素,都埋下世界各國中長期物價波動的變數。由此觀之,中日兩國利率在中期將有上調的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萬鈞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