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索觀點:以愛之名,《日常對話》

2018-04-30 05:50

? 人氣

內在受傷的孩子,需要藉由母親招魂引領。日常對話一幕。

內在受傷的孩子,需要藉由母親招魂引領。日常對話一幕。

高達(Jean-Luc Godard)說:「電影不是真實的再製,是真實的遺忘。但是如果你記錄下遺忘的過程,你就能記得並達到真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是一部引人細嚼尋味的電影。從題材與表現主題、形式,《日常對話》拓寬拓深台灣紀錄片的格局與視野,新手導演黃惠偵能量驚人,影片最大的成就是具現了一個受壓抑者的世界。

確切來說,同批素材的影像,我觀看過三個版本。以相同素材剪輯出的兩部片,短版《我和我的T媽媽》如素樸散文;《日常對話》像結構恢弘的小說。長版似球體亮面,顯現衝突力道的高反差,短版如暗面,許多話難以言明,卻也流露更多創作者的初心。《日常對話》似乎與我的認知角力,第三回,我打開柵欄去理解它所創造的高度與獨特性。

《日常對話》的大背幕是台灣社會變遷,一部片勾連主題有:身份認同、城鄉內部移民、女同志家庭、家暴、亂倫、父權體制,以及導演百問猶疑的「母愛」。如果創作者更有耐性,敘事技巧更成熟,她會從中發展出三部電影,屬於母親的個人歷史;屬於她的艱難成長經歷與父權下的暴力與倫常禁忌。或許她早已洞悉自覺,但,噤聲太久的人迫不及待地想說出來,就如奔出萬山的溪流。

從導演拍攝札記,她很明確地藉影片為婚姻平權添柴薪,紀錄片推出亦正逢台灣婚姻平權大潮。尤其導演的身世背景、學歷小三肄業、自學而登上國際舞台,後續行銷也如一則勵志故事。

這部紀錄片的成就備受肯定。不可諱言,侯孝賢監製背書,猶如使新手導演站在巨人肩膀。後製夢幻團隊──剪輯李婉玉、雷震卿對電影節奏、力度的掌控;配樂林強的收斂卻飽含想像空間,他們將短版猶如HOME VIDEO的材料打造成國際金身。此片先獲柏林影展的泰迪熊獎,再拿下去年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又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今年則入圍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的國際、台灣紀錄片兩項競賽。

因為故事太動人也駭人,從題材到影像成就,也可說如一場洪水狂掃文化評論界,用《大亨小傳》中,尼克所說:「…所有人…在道德上永遠保持立正的狀態。」我所大量查閱的主要影評、訪談幾乎略去影片所跨過的倫理紅線不談。

這部影片最觸動我之處,是它細膩具現了一個底層台灣女同志的情感世界。片中的T媽媽從媒妁的家暴婚姻攜兩幼女逃出,她自主成牽亡業的紅頭法師後,從精神到肉體都全然解放。從T媽媽洪月女的口中,我們得知曾經「台北橋整窟」有一個「女兒圈」。若此說為真,在台灣的同志運動開始前,都會邊陲即存在半公開的同女樂園,本土底層的活力與包容,對照同志不見容於中產階級,這是極寶貴的面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