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恐懼的不是染疫,而是被送到方艙醫院」在上海工作的台灣人談封城:我用筋膜槍緩解斷糧危機

2022-04-20 13:00

? 人氣

自3月27日上海宣佈實施嚴厲的「封城」措施以來,至今每日新冠感染人數仍維持在兩萬以上。上海官方已設下本周三(4月20日)前實現新冠病毒「不在隔離區以外傳播」的目標。但這三周以來,嚴峻的疫情及嚴厲的管控政策,讓上海市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BBC中文採訪到幾位在上海居住的民眾,家在外地、隻身在上海闖蕩的他們分享了自己在封城生活中的經歷和觀察。其中兩位受訪者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的觀察,在各自的小區群裏,保守估計至少有8成居民情況相似。對於封城或動態清零,一開始並不反對(因為有深圳的成功借鏡)。但在親身經歷食物或醫療危機後,上海市民挑戰公共防疫政策的聲音開始高漲。

從被強制入住「方艙醫院」的感染者和密接者,到在病院前求助無門的病患及家屬,成千上萬的上海民眾在被封鎖的空間裏,不斷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經驗,並批評一些導致嚴重後果的不合理防疫手段。網上許多言辭激烈的批評文章很快就遭到刪除。這種網民針對重要公共政策展開自發性大規模批評的現象,在中國並不常見。

「經過這次疫情我發現上海人比較有獨立思考,不大畏懼說出自己的看法。我開始欣賞上海人因為自己的生活品質受到影響表達自己的聲音。這些事情讓我覺得上海人非常了不起。」來自台灣,在上海工作多年的威爾(Will Liu)告訴BBC中文。

「籠子裏的動物」

來自台灣,今年28歲的威爾,大學畢業後,便前往上海的互聯網公司工作,至今已接近七年,目前在一間新創公司任職主管。

。

來自台灣的威爾說,他最恐懼的事情不是染疫,而是被送到「方艙醫院」。

他告訴BBC,自己的朋友九成都是大陸人,新冠疫情爆發兩年來,他與朋友們在上海這座中國最富裕的城市中,過著正常生活,生活沒有受到疫情干擾。平凡的日子,直到三月底Omicron殺入上海而宣告終止。

「官方宣佈封城從原本宣佈的五天,一再延長至今,每個上海居民的生活都被『掀了一遍』。」他說。

微博官方推出的「#上海抗疫求助」超話,提供需要看病配藥,化療、洗腎病患透析等的上海居民在這裏發帖求助。截至4月18日,該超話的閲讀量達到了9億多次。威爾也一直在關注類似的討論,他向BBC解釋,一開始政府宣佈封城五天時,他跟小區群組的民眾借鑒深圳的成功,相信在一周內就能解封。因此,他只囤積了五天的菜。而且,平常都是外食的他,家中唯一的廚具是一台微波爐,面對越來越長的封鎖期間,人生首次面臨了「斷糧」的危機。

威爾又舉例,封城第二周時,曾在外賣網站「餓了嗎」看到還有一片「豬排」可買,雖然要價400元人民幣高價,但饑腸轆轆的他還是立即下單,但換來的竟是兩片稀薄的爛豬肉。雖然經過平台協助最終退款成功,賣家的欺詐還是讓他心情跌到谷底。同樣的,觀察周遭上海朋友的感受,他告訴記者:「一開始封城時,小區群組大家心情都還好,但是到了4月5號宣佈封城延長時,大家心情就亂了。尤其我們小區很古舊,(居民)多數是藍領及老人家,還有很多人確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