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烏克蘭第六課 — 不正義的和平,或正義的毀滅

2022-04-02 06:00

? 人氣

具體而言,就是與俄羅斯協調出一個對烏克蘭而言,雙邊或多邊的安全保證,條件是保留澤倫斯基政府,確保烏克蘭的主權獨立,先求臨時停火,再求俄羅斯在經濟委靡後的改朝換代,或許就能實現長久和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上觀點可不是西方鴿派的看法,而是鷹派的看法,它標誌著西方對局勢惡化的整體焦慮。如果烏克蘭像阿富汗那樣,一開始就不抵抗,對西方而言還比較好處理,但現實是戰爭陷入膠著,讓各方都下不了台,歷史案例也都難以參考,這才棘手。

從俄羅斯的觀點來看,西方若早早正視俄國對北約東擴的警告,大家都沒事,烏克蘭根本不會陷入必須低頭的難堪處境。從中國的觀點來看,若西方齊心調停俄烏矛盾,不訴諸極端的道德攻勢與大規模制裁,事態也能迅速得到緩解。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其實問題只有一個,就是作為事件主角的美國,並不想要和平,所有的作為都務求讓局勢複雜化,以擴張美國利益。而這個問題背後更大的問題是,華盛頓是否能將戰火控制在烏克蘭境內?

局勢滑向「正義的毀滅」是可能的

當美國操弄核戰與生物戰的可能性時,它也在走鋼索,這是將俄羅斯逼入牆角的策略,很容易使局面失控,未必是拜登政府想看到的。問題在於,華盛頓的外交政策現在是被公眾推著走,就怕其身不由己。

眼前的例子,就是禁止進口俄羅斯油氣的決定,拜登並不想這麼做,但他被逼著走這一步。此外,為了將局面限制於代理人戰爭,拜登不斷公開告誡,美國(與北約)若參戰,後果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問題是,美國總統說不打,就不打了嗎?關於此,山姆大叔自我打臉的歷史案例並不少見。

烏克蘭戰爭,2022年3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波蘭華沙發表演說,痛批俄羅斯獨裁者普京(AP)
美國總統拜登。(資料照,AP)

1916年,威爾遜總統說會遠離歐洲紛爭,1917年他將美國帶入第一次世界大戰;1940年,羅斯福總統承諾美國人,不會將子弟推入戰火,1941年,美國對德,日宣戰;1964年,約翰遜總統稱,亞洲的戰爭是亞洲青年的事,1965年,美國介入越戰。

以上案例都說明,戰爭局勢多變,不總是隨著一人或一群人的意志發展,更多的時候,相關的各方決策團隊是被「意外」推著走,縱火的人可以決定點火地點,卻無法決定風向。

再者,比起上個世紀,現在美國外交政策的干擾因素更多樣,利益結構更複雜,軍火商,國會,公眾輿論,各種遊說團體,甚至僑民,都在不同方向推動華盛頓的外交走向,這個領域不再是「內閣的事」,菁英往往被尾巴搖狗。

澤倫斯基的專業演技,讓美國媒體都成了烏克蘭的啦啦隊,忘情唱跳到甚至認為烏克蘭會贏,如此氛圍下,俄軍的任何重大進展,都會讓這個同溫層難以承受,並回頭要求拜登出兵挽救局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