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烏克蘭沒有淪為阿富汗,但它或許會是「普京的帝國墳場」

2022-03-27 08:37

? 人氣

2022年3月24日,基輔一處倉庫遭到俄軍空襲燃燒,消防員正忙著滅火。(美聯社)
2022年3月24日,基輔一處倉庫遭到俄軍空襲燃燒,消防員正忙著滅火。(美聯社)

里德爾在烏克蘭開戰當天強調,如果想讓烏克蘭成為「普京的阿富汗」、甚至讓普京的開戰決定成為俄國自己的「地緣政治大災難」,美國與北約就不應對烏克蘭的處境袖手旁觀,烏克蘭人也應該自問願意為國難付出多少代價。當里德爾的文章在布魯金斯學會刊出一個月後,烏克蘭已向世人證明了他們抵抗的決心,國際社會也群起抵制俄羅斯的侵略。那麼在俄羅斯入侵的一個月後,烏克蘭是否朝著「普京的阿富汗」更進一步了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CIA官員:普京企圖恢復蘇聯榮光,卻適得其反

在烏克蘭戰爭屆滿一個月的當天(3月24日),《外交事務》網站刊出曾參與援助阿富汗的前中情局(CIA)官員比爾登(Milton Bearden)的分析。比爾登曾在蘇阿戰爭末期擔任CIA駐巴基斯坦主管,他在文章中也探討了同一個問題:烏克蘭會是普京的阿富汗嗎?並且再次檢討烏克蘭可以從30年前的阿富汗戰爭中學到什麼。

比爾登說,烏克蘭人在過去一個月展現了抵抗俄軍侵略的勇氣,俄軍的侵略行動也與普京當初的設想相去甚遠:烏克蘭人並沒有把他們當成「解放者」,而是視為「飽受憎恨的敵人」;烏克蘭戰爭也從一場「閃電戰」轉為「俄羅斯已找不到獲勝方法的長期戰」,克里姆林宮甚至普京本人也勢必付出巨大代價。這一切當然讓人想起蘇聯1979年的入侵阿富汗,因為當年的蘇聯領導人也跟今天的普京一樣,堅信蘇聯的精銳部隊有能力迅速擊垮敵人、在新佔的領土建立傀儡政權,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根本沒辦法有效回應亂局。不過2022年的俄羅斯,真的會步上蘇聯在1979年的後塵嗎?

2022年3月24日,奧德薩街頭的防禦工事與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2022年3月24日,奧德薩街頭的防禦工事與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比爾登指出,普京雖然將蘇聯解體看作「二十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悲劇」,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完全沒有從中得到教訓,今天俄軍在烏克蘭的表現甚至遠不如當年在阿富汗征戰的蘇軍。畢竟蘇軍入侵阿富汗不過3天,阿富汗領導人阿明(Hafizullah Amin)就在首都喀布爾慘遭殺害、蘇聯也順利建立傀儡政權,其他阿富汗主要城市更是在短時間內紛紛陷落。反倒是俄軍在烏克蘭打了整整一個月,哲連斯基還在基輔每天跟國外政要連線直播,俄軍在烏克蘭的佔領進度也極其有限。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的理由,跟普京攻打烏克蘭的說詞幾乎如出一轍:KGB當年研判阿富汗正在倒向西方陣營,美軍在阿富汗設置的基地將對蘇聯造成核威脅。如果不出手處理阿富汗,甚至會引發骨牌效應,讓華沙公約成員國紛紛投向敵對陣營。KGB當時也錯估了美國的反應,認為軟弱的卡特政府不會對蘇軍入侵阿富汗有所反應,時任蘇聯領導人的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於是下令出兵阿富汗,並且引發了後來的蘇聯解體。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