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烏克蘭戰爭讓各國央行陷入兩難:應該支撐經濟成長,還是對抗通貨膨脹?

2022-03-23 11:00

? 人氣

(美聯社)

(美聯社)

俄烏戰爭正給全球經濟投下滯脹陰影,令各國央行陷於兩難困境:是應該支撐蹣跚的經濟增長呢,還是要對抗飆升的通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央行官員們已經很難預測飆升的通脹將於何時得到控制,他們稱俄烏戰爭已加深了決策所需面對的不確定性,他們試圖在遏制價格上漲的同時不至於扼殺經濟走出新冠疫情的復甦進程。他們面臨著為了控制通脹而不得不大力壓制經濟並推高失業的風險。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目前看來,全球許多主要央行已經採取了果斷行動,近期做出了一系列收緊貨幣政策的決定來對抗通脹。但是,由於以往的經濟模式對於當前環境沒什麼可供借鑑參考之處,央行官員們只能在沒有明確路線指引的情況下摸索前進。

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之一、荷蘭央行行長諾特(Klaas Knot)表示:「我們確實面臨一個非常複雜和不確定的環境。」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上周給出的估算,俄烏戰爭可能會使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減少逾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也會推動全球通脹率進一步上升2.5個百分點。

「央行需要採取行動應對通脹,但對經濟放緩能怎麼辦呢?」歐洲央行前政策制定者季裡特裡阿蒂斯(Panicos Demetriades)說。「無法兩全其美。」

2022年3月20日,搭乘巴士逃出俄軍控制區的烏克蘭難民。(美聯社)
2022年3月20日,搭乘巴士逃出俄軍控制區的烏克蘭難民。(美聯社)

在美國2月份通脹率創出7.9%的40年新高後,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上周三升息25個基點,並預計到年底前再上調利率六次。這是聯準會逾15年來最激進的升息步伐。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本月對美國參議員表示,他準備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來降低通脹,並效仿聯準會前任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的做法。沃爾克曾在1981年將利率上調至20%,引發美國經濟衰退和兩位數百分比的失業率。

不過,鮑威爾在上周三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希望通過使工資增長降溫的方式來降低通脹,同時還要使失業率保持在低位。

對於聯準會是否準備採取激進行動來降低通脹,一些投資者持懷疑態度。

貝萊德(BlackRock)經濟和市場研究主管Elga Bartsch說:「我們認為,一旦通脹問題開始緩解……聯準會最終會選擇接受比2%目標高一些的通脹率,而不是在經濟活動和就業市場可能付出高昂代價的情況下,一味迫使通脹率下降到2%。」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美聯社)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美聯社)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Neil Shearing表示,美國、英國和歐元區央行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16輪升息中,有13輪以衰退告終。

英國央行上周四上調了關鍵利率,這已經是其連續第三次在政策會議上升息,該央行稱通脹率到年底可能升破8%,但也軟化了與未來升息有關的措辭。本月早些時候,歐洲央行出人意料地表示,或不遲於9月結束其長期以來的債券購買計劃,這為今年晚些時候上調關鍵利益——將是2011年來的首次——鋪平了道路,同時攪動了金融市場。

歐洲經濟形勢迅速惡化,歐洲大陸在地理上靠近爆發戰爭的地區,而且重度依賴愈發昂貴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進口自俄羅斯的能源,有鑑於此,歐洲決策者正面臨尤為艱難的抉擇。

據貝萊德估算,歐洲能源價格最近的飆升已經把該地區能源負擔與GDP之比推至比20世界70年代初還要高的水平,而美國的相應比值仍遠遠低於那時的水平。

歐元區2月份通脹率為5.9%,幾乎是歐洲央行2%目標水平的三倍。

諾特說,最近經濟受到衝擊,增加了企業和消費者預期通脹居高不下的風險,而這可能又會助長價格上漲的惡性循環:企業會提高價格,而工人則會要求加薪作為補償。

諾特說:「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央行,重要的是不要增加現有的不確定性,而是要成為可預測的行動者,並使我們的承諾清晰明確」,使通脹恢復到目標水平。

其他央行行長則更擔心歐元區經濟放緩;歐元區經濟尚未從新冠疫情中復甦。

中國經濟。(美聯社)
(美聯社)

歐洲央行決策者、希臘央行行長斯托納拉斯(Yannis Stournaras)表示,烏克蘭戰爭將在短期內推高通脹,但也會導致經濟活動減少,從而在中期內抑制通脹。」斯托納拉斯說:「這些影響因素相互矛盾,使我們的通脹預測面臨比以往更加多樣的風險。」

前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經濟學家、現任職於倫敦PGIM Fixed Income的Katharine Neiss說:「央行沒有劇本可以遵循。」她說,「我擔心歐洲在高通脹背景下陷入低增長,也就是出現滯漲……歐洲央行對通脹有點失去控制。」

通脹飆升屢次使央行感到意外,每每與通脹率將回落的預期大相徑庭。會議紀要顯示,在歐洲央行2月2-3日的會議上,決策者討論了該行員工近期經濟預期失誤的地方,以及是否應增加他們自己的判斷和調查的分量。

歐洲央行決策者、奧地利央行行長Robert Holzmann說:「鑑於目前的極端不確定性,明智的做法是持開放態度,看看情況如何發展。」他說,他認為重要的是重新採取更中性的貨幣政策立場、恢復到更高的利率,但他說該行必須「一步一步」地走。

韓國、紐西蘭和新加坡的央行為遏制通脹已開始升息,並釋放了未來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信號。澳洲央行3月份按兵不動,但投資者預計該央行也將在幾個月內著手提高借貸成本。香港金管局上周四上調基準利率,以維持港元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面對強勁的經濟增長、日益加劇的通脹壓力和聯準會行動的升息,台灣央行上周提高了基準利率。

亞洲其他一些央行可能會被迫收緊政策,即使經濟走軟。菲律賓和印度正努力應對日益嚴峻的通脹形勢和越發黯淡的增長前景。泰國正面臨通脹不斷上升的困境,而原本對俄羅斯和中國遊客將帶來旅遊收入的期望已破滅。

在印度,通脹率已連續兩個月高於央行設定的目標區間上限6%,經濟增長則有所放緩。印度央行官員表示,目前他們對增長風險的關注度要大於對通脹的關注。

印度央行副行長Michael Debabrata Patra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次講話中稱,戰爭、制裁和金融市場動蕩的風險意味著「全球經濟正被拖到懸崖邊緣」。

但在亞洲其他地方,央行的升息壓力較小。例如,亞洲前兩大經濟體中國和日本的決策者預計不會很快跟隨聯準會的步伐收緊政策。這兩大經濟體的國內通脹壓力都不大,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大於對通脹的影響,這給中國央行和日本央行提供了保持寬鬆政策以支持增長的迴旋餘地。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