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裡傘外》選摘(4):中港矛盾下的兩種本土觀

2015-02-21 05:40

? 人氣

他解釋,2000年前後出現的本土意識,根植於被稱為「新社運」的文化保育抗爭,爭取的是民主、民生與文化,天星、皇后碼頭抗爭和保衛菜園村抗爭皆屬此類。「他們反對的對象是香港政府、地產霸權,不是反境外的政權;現在反對自由行等本土運動,是政治化的本土運動,是反對中共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跟左翼運動者會在菜園村之後分道揚鑣,主要是左翼運動者認為,不應該將壓力放在大陸人上,而應該集中在政府。」但陳雲認為,左翼運動者的道理禁不起檢驗,他們的主張跟港人的切身利益也不相容。

「我們在思想上有衝突,他們這些人也是保護本土,保護本土的目的在於開放這個社會。我們保護古蹟,古蹟是可以共享的,保衛菜園村,農村風光是可以共享的。但是,當目標轉換到奶粉,到醫院床位,這些都是就是要排外的。這樣一來,我的想法就跟左翼想法、普世價值,所謂中港弱勢聯盟吧,就不相同了。」

不僅思想,左翼本身的利益也是個問題。「許多泛民政黨不敢得罪新移民,不敢得罪這些投票意向未明的人,希望可以把他們拉過來,替他們找工作,替他們找公共房屋,承諾許多東西,都出自於政黨選票的考慮。另外也有生計的考慮,很多左翼社運的人在搞福利的NGO工作,他們的很多客人與客戶就是這些比較窮困的新移民。」「新移民的確是很多很窮困,一般本土在香港已經兩三代的,很少會有整個家庭需要救濟,有一部分是有傷殘或者吸毒等特殊狀況,但很少會有整個家庭需要長期救濟。因此左翼這些人反對排外就是從信仰上,他們很難說自己排外。」

陳雲大力抨擊泛民主派與社福工作者替新移民爭取綜合援助之舉;但支持者認為,基本法本來就強調,只要成為香港居民就可以領取綜合援助,七年之限就是一種身分上的歧視;另外,會領取綜合援助的都是窮困之人,香港政府非常有錢,並不會因此產生財政負擔。

陳雲認為這是左右之間最大的分歧:「我也不計較錢,香港政府的錢確實很多,如果他們不是拿正式的綜合援助,是拿關愛基金,或者是其他非正式的政府補貼,我一點都不反對,我反對的是他們拿的是正式的國民福利,反對是他們還沒注滿七年成為正式永久居民而享用這樣的福利,這樣違反的國民的原則,違反了融合的過程。」

陳雲強調,這是本土政治與福利政策之間的平衡問題。許多支持陳雲說法的網友指出,許多國家都有針對移民的權利限制,香港理應比照辦理。有人質疑,香港與中國大陸是同一國家,不能拿外國相比,但陳雲舉例反駁,大陸有戶籍限制,北京或上海對外省人戶籍遷移的審核,比香港永久居民的條件還要嚴謹,一國之內,地方政府都有權力如此,何況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擁有不同的法律系統,已近乎一個國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