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裡傘外》選摘(4):中港矛盾下的兩種本土觀

2015-02-21 05:40

? 人氣

書中一段文字,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本土之外,別無故鄉。香港人的故鄉不在日本的北海道,不在台灣的台東,而是在香港本土。旅遊只是消費,頂多是認識或借鑒,救贖是本土的。香港是我們的故鄉,有清秀的山水,是中國最美麗的地方。」這段文字有如《美麗島》歌詞的一般優美,更體現出知識分子對本土政治的使命情懷。除了對民俗文學用心,他也參與2010年反高鐵、護菜園的抗爭行動,在當時「信報」的專欄中提倡「快樂抗爭」,那時,他雖不像現在一樣有名,但認識他的人,都喜歡他的理念與才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雲另外兩部作品:《旺角種高梁》與《留德隨想錄》。)

陳雲的另一本書《留德隨想錄》,集結了他留德修讀博士期間的報章專欄,也讓我驚豔。他在三十歲上下時寫就這些文章,年紀輕輕,卻有著特異的思維理路與老練文筆。

旅德經驗幫助陳雲更深入地思考中國與香港之間的問題,思考近代中華文化與民族性的轉變與自我追尋。該書中一段文字寫道:「……凡此種種,都說明了民國以來急於造就統一民族性的牽強與滑稽。身在德國,在碧眼金髮的人中來往,不禁令我反問自己,究竟自己是什麼?中國人?香港人?英國人?廣東仔?還是客家佬?」

他在屆三十歲時寫了一篇〈踏在三十的門檻上〉,文中敘述,自己從小醉心於練拳與丹道,十八歲生日時,曾寫下「仁心道心,有為無為」,並選擇將道心與無為,送給自己。文中一段,可見其年少老成:「在我來說,低飛、高飛都無妨,高飛是要飛高,低飛是要飛遠,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隨興之所至,事事無礙,快樂便大笑,悲傷被啼哭憂鬱,不必像古人,將快樂推遲而只擁抱憂患,也不必像今人,將痛苦推遲而只擁抱快樂。」

我讀陳雲的文章,有驚有喜;但在此同時,陳雲本人透過電腦網路所傳播的內容,也讓我驚詫。他在Facebook上動輒粗口罵人,指責所有的反對意見,用惡毒的言語攻擊泛民主派與左翼人士,很難想像這些文字出自大學教授之手。他攻擊主辦六四的支聯會與參與群眾,將活動當天的暴雨,稱之為「天打雷劈」,他網上行為讓許多人憤怒,雖然有一群支持者,但也有許多人將他視為「瘋子」。

這樣一個多樣複雜,又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對象,實在太令我感到好奇。我們在2013年首次碰了面,碰面之前,我早已聽說,他雖然網路上罵人不斷,但本人待人卻客氣禮貌。

我原本想請他吃飯,但沒想到第一次見面,陳雲就跟約我在尖東海邊的一間粵菜館,餐廳位在二十八樓,往窗外看去,就是整個維多利亞港,後來那頓午餐,自然由陳雲請客。這次會面,我們多少觸及他的政治想法,但可能是窗外的香港風光過於迷人,更多時候,我們談的是台灣與香港的民俗風光,我喜歡新界的田野,他喜歡我的故鄉台東,我們的交談氣氛融洽。他待人雖然極為客氣,但言談之間,也顯得異常自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