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裡傘外》選摘(4):中港矛盾下的兩種本土觀

2015-02-21 05:40

? 人氣

之後,我們透過網路聯繫,也幾次在公開場合相遇,但沒有深談。陳雲在臉書上的表現越來越瘋狂,對左膠的攻擊更加激烈,甚至扯上神鬼之說,用宗教法事來解釋香港之變,並冊封他的支持者(或稱信眾?),說是向玉帝稟告,待城邦建國之後,將封為城邦文忠公、忠烈侯、妙音公主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僅如此,陳雲在網路上發起「唱紅打黑」,提供各種打擊水貨客、自由行旅客的方法,像是模仿大陸客,在大賣場裡拖著皮箱尾隨陸客、或是打扮成紅衛兵,對著自由行旅客大喊愛用國貨別用洋貨。

這些行動看起不倫不類,卻引起香港政府的重視,中共官方黨報還撰文批評,這些反應讓陳雲自豪,認為自己的方法比左翼社運的抗爭方式來得有效。不過,陳雲也因此不再受知識分子重視,許多知識分子都不願、也覺得不需再討論他的行為與觀點。

陳雲看似失序的行為背後,存在怎樣的思維邏輯?這位熱愛香港本土之人,又在心中描繪了怎樣的理想香港?他的行為又跟他的成長背景有什麼關係呢?

〈陳雲的本土觀〉

我接觸的陳雲是一個簡單、直接,甚至誠懇的人,歡迎任何敏感的問題,也不太發脾氣。他言語自負、但待人客氣,願意將自己較複雜的面向,毫不保留的呈現在大眾面前。他曾對中國作家許知遠說,此生願望是多玩幾個女人,也曾在香港傳媒訪問時說,自己會固定嫖妓。

(《傘裡傘外》作者陳奕廷在香港沙田大會外。水山出版提供)

2014年的春夏之交,我們針對政治有過一次深談,地點選在他嶺南大學的辦公室。嶺南大學以文化批判、博雅教育聞名,校內許多老師、學生都是左翼代表,也就是陳雲批判最力的「左膠」。陳雲領我到校園餐廳用餐,我問他,見到他批評的這些人是否會尷尬?他說,多少有一點,但他們若跟我打招呼,我會回應,如果沒有,我也裝作沒看到。

我們在吃飯時聊起他的過去,他的父親在大陸做過小官,吃過苦頭;到了香港家中又逢變故,這些都讓他特別早熟。因為父親的關係,他既討厭共產黨,又欽佩毛澤東的政治能力,這讓他了解政治的現實主義。

六七暴動之時,傳統左派(所謂「土共」)在港島與九龍抗爭,還丟擲土製炸彈,造成無辜百姓死亡。陳雲所處的新界與之基本無關,但他討厭英國殖民壓迫,也厭惡共產黨,因此總抱著一種隔山觀虎鬥的情緒在關心情勢,這也像他現在的狀況,既關注香港政治、願意發表言論、倡議行動,自己卻始終在電腦前,靜待事情變化。

〈新移民與自由行〉

陳雲泡了一壺熱茶,準備跟我暢談香港本土政治,以及與他個人相關的種種爭議。在他的解讀中,香港真正政治上的本土意識,出現在2010至2011年間,以一開始作用於網路論壇、後來越演越烈,以致報紙出現反蝗蟲廣告的反蝗蟲、反雙非運動為起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