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迷惘又困惑的蠻荒海域,揭示了地球的構造:《打造太平洋》選摘(1)

2022-03-08 05:10

? 人氣

地質學家詹姆士.德維特.達納受航海經驗的洗禮,可望參透太平洋遼闊又深沉的秘密。示意圖。(資料照,Government of Kiribati@Wikipedia / CC BY 3.0)

地質學家詹姆士.德維特.達納受航海經驗的洗禮,可望參透太平洋遼闊又深沉的秘密。示意圖。(資料照,Government of Kiribati@Wikipedia / CC BY 3.0)

科學,當它深入我們周圍的事物體系時,在模糊的視界中,只見處處浮泛出「神秘」2字。

──詹姆士.德維特.達納,《珊瑚與珊瑚島》(Corals and Coral Islands,1872年)

美國遠征探險隊,1838至42年

早在1800年以前,大多數歐洲海洋國家就已開始資助前往太平洋的科學航行,並且在拿破崙戰爭過後進一步擴大這些探險活動。直到1838年,美國才意識到此乃大勢所趨。當時組成的美國遠征探險隊,可不只是區區一兩艘船,而是一支由6艘船組成的艦隊,載有數百名水手和7名博物學家。1838年8月,當艦隊從維吉尼亞州漢普頓路(Hampton Roads)的海軍基地啟航時,一片樂觀氣氛蕩漾於人群間。「瞧!」海軍學校學員威廉.雷諾茲(William Franklin Raynolds)在日記中寫道,「就在不久前,這個國家還是一個新發現且一片荒蕪,而如今即將在世界文明列國中占據一席之地,並以知識和研究之名努力貢獻一己之力。因為在這個時代,似乎所有人都熱中於了解他們所居住世界的全部秘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雷諾茲有長達3年都沒再踏上北美的土地。當他終於真正回歸,抵達的卻是北美大陸的西部邊緣──哥倫比亞河從那兒流入太平洋。他站在海灘上,看著海浪帶著泡沫翻滾到腳邊,凝視著周圍散落的枯樹。他說:「森林中的猛獁象,在這令人難以捉摸的時代……成百成千地枯朽腐爛。」禿鷹在頭頂盤旋,海鳥在海岸線上覓食。雷諾茲眺望著白茫茫的浪花,眼睛靜定在幾天前他無能為力地看著的地方:艦隊中那艘可憐的老孔雀號,在哥倫比亞河口滑進了它的墳墓。他沉思默想在過去3年中吞噬他生命的大海,然後他的目光又回到了周遭的北美景物。「在南洋的溫柔小島待了這麼長時間之後,這裡的景象看來如此荒涼又陌生。」周圍的蠻荒大自然令他迷惘又困惑,與他記憶中的東海岸的北美洲大不相同。

美國遠征探險隊經由好望角返國。似乎每個人都熱切期待返家。科學家們計劃在未來幾年好好整理蒐藏物,然後準備出版他們的各項研究成果。探險隊指揮官查爾斯.威爾克斯(Charles Wilkes)少校希望這次能夠載譽而歸,並在海軍職涯中步步高昇。不過,他很快就要因為在航程中虐待水手而接受軍事法庭審判。威廉.雷諾茲渴望回家,渴望終結這趟無盡的旅程:

在我看來,我們在這場遠征中所經歷的艱難、危險和奴役,其惡劣程度與獨立戰爭中最糟的歲月不相上下。如果這種折騰再拖上48個月,沒意外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系統性操勞而賠上性命。

這次航行給威廉.雷諾茲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1842年7月1日,當他乘坐的「鼠海豚」號(Porpoise)駛入紐約港,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家人。3天後,就在7月4日的國慶活動中,雷諾茲的哥哥山姆登上鼠海豚號尋找弟弟威廉。他打量著聚攏在他面前那群頭髮花白、渾身曬得黝黑的水手,問道:「你們這都是誰啊?」

 

威廉.雷諾茲離開了鼠海豚號,就此成為歷史上一個不起眼的注腳,而他的一位熟人詹姆士.德維特.達納,在紐約港下船後,很快就成為美國頂尖的地質學家之一。在過去4年裡,達納一直在思索太平洋及其陸塊的地質起源、結構與道理。就像其前輩阿德爾貝特.馮.夏米索(Adelbert von Chamisso),達納在最初的著作中主張,整個太平洋地區在整體結構上潛藏著一致性。不過,夏米索對太平洋的構想大抵受限於他的論述框架,而達納發表的文章則為海盆的地質結構與關聯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四年的航行深深影響了這位年輕的博物學家──熾熱的火山、美麗的珊瑚礁和深邃的海岸峽谷,讓他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地質問題。回到美國後,達納試圖弄明白這一切。

20220303-1838年至1842年,詹姆士.德維特.達納隨美國遠征探險隊進行一場廣泛而多樣的研究之旅,最終成了世界頂尖地質學家之一。(耶魯大學圖書館提供)
1838年至1842年,詹姆士.德維特.達納隨美國遠征探險隊進行一場廣泛而多樣的研究之旅,最終成了世界頂尖地質學家之一。(耶魯大學圖書館提供)

達納就跟他在太平洋航行中遇到的許多原住民一樣,在看待太平洋的地貌時,對大自然的整體性與力量,抱持一種天真而好奇、甚至癡迷的心情。他在《地質學》(Geology,1849年出版)一書中寫道:「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能夠如此奇妙地融合了崇高與美麗。」他這本長達735頁的著作,是美國遠征探險隊所發表成果的一部分。創造這些奇妙組合的「動原」讓達納著迷:「整個(太平洋海盆)處處有火山不斷構築山脈,而後又將之瓦解粉碎。浩瀚的海洋衝擊著裸露的海岸。遽降的斜波賦予奔流極大的力道。此外,氣候有利於海洋中的珊瑚叢生長,掩蓋了最陡峭的邊坡。」從高聳的火山到小小的活珊瑚,大自然生機勃勃的力量令這位年輕的科學家激動不已。在研究太平洋島嶼和周圍大陸邊緣時,達納認識到了太平洋海盆的基本特徵。接著,他寫道:「太平洋海盆的重要性甚至已遠超過海洋本身……因為它與深入全球各處的一個系統有著明顯聯繫。」達納在研究太平洋的過程中,開始相信太平洋揭示了整個地球的構造。

20220303-《打造太平洋》立體書封(八旗文化提供)
《打造太平洋》立體書封(八旗文化提供)

*作者為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歷史系副教授,美國歷史學會太平洋海岸分會主席。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打造太平洋:追求貿易自由、捕鯨與科學探索,改變人類未來的七段航程》(八旗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