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烏克蘭危機透顯台灣特殊地位,美國面臨「抗中」vs.「抗俄」戰略博弈

2022-02-23 08:10

? 人氣

札卡瑞亞指出,俄羅斯雖然家道中落,但卻是個地緣政治的破壞者(spoiler):先後入侵喬治亞與烏克蘭,對包括美國在內的民主國家發動網路戰,支持殘暴的敘利亞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暗殺流亡國外的反對派人士。相較之下,中國國力的上升與其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需要一個穩定的世界,尋求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世界貿易組織(WTO)等既有體制中掌握主導權,而不是像俄羅斯那樣大肆破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札卡瑞亞並向兩位外交大師致意——19世紀的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與20世紀的季辛吉(Henry Kissinger)。俾斯麥的戰略核心是「我們與對手的關係要比對手之間的關係更好」。季辛吉則在50年前的2月促成尼克森(Richard Nixon)總統訪問中國,為戰後美中關係破冰。札卡瑞亞進而主張,今日華府應該師法季辛吉,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將半世紀前的「聯中制蘇」轉化為「聯中制俄」。

然而,對於才剛簽下聯合聲明強調「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的中俄兩國,美國如何能夠「甩石頭、摻沙子、挖牆腳」?要如何應對台灣安全這類同時涉及雙方核心利益的爭議?美中之間的「3C」(競爭、對抗、合作)要如何拿捏分寸?美國的印太盟邦如何能夠確信安心?「聯中制俄」看似如意算盤,恐怕非常困難,甚至一廂情願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