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烏克蘭危機透顯台灣特殊地位,美國面臨「抗中」vs.「抗俄」戰略博弈

2022-02-23 08:10

? 人氣

不過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台灣事務專家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在網媒《戰爭困境》(War on the Rocks)撰文直指「台灣不是烏克蘭:不要將兩者的命運相互連結」;專欄作家桑帕(Francis P. Sempa)在《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也提出類似的觀點。兩人都強調就歷史淵源、雙邊交往、戰略與經濟利益而言,「台灣-美國關係」遠比「烏克蘭-美國關係」深厚且重要。俄羅斯儘管張牙舞爪,終究是個中衰的強權;中國整體國力蒸蒸日上,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是美國頭號勁敵。簡而言之,台灣(而不是烏克蘭)的安危攸關美國的核心利益、安全利益,就算美國「放棄」烏克蘭,也絕不代表美國會放棄台灣;就算美國不願在歐洲與俄羅斯衝突,也絕不代表美國會在印太地區對中國讓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大力援助烏克蘭與歐洲,是否分散了「抗中」的力量?

如果上述的觀點成立,烏克蘭的命運與台灣的命運並無連動關係,台灣在美國戰略議程上的重要性與優先性遠高於烏克蘭,那麼在中國威脅台灣態勢尚未緩解的情況下,美國為烏克蘭危機而暫時「轉向歐洲」(pivot to Europe)是否恰當?前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與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國際關係學者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就投書《華爾街日報》(WSJ)直指,烏克蘭危機分散了美國對台灣投注的心力,削弱美國在亞太地區與中國競爭的能力。

拜中國猛然崛起之賜,美國已經不可能繼續扮演冷戰時期的「世界警察」,也不再是後冷戰初期的全球唯一超級強權,必須做出重大戰略抉擇。兩位作者的立場很明確,儘管此時此刻全球目光聚焦烏克蘭,但是「台灣-中國」議題遠比烏克蘭-俄羅斯」重要,「抗中保台」遠比抗俄援烏」重要!美國對烏克蘭以及東歐北約成員國的軍事支援應該適可而止,尤其不宜做大規模的部隊調動,歐洲盟邦應該也能夠為「抗俄」負起更大的責任,美國絕不能讓烏克蘭危機成為中國的可乘之機

面對中俄越走越近,美國應否重啟「聯中制俄」政策?

但是對美國而言,「抗中」真的比「抗俄」重要嗎?知名國際政論家、CNN主持人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不以為然,他在《華盛頓郵報》(WP)的專欄質疑:「為什麼拜登政府要把我們的對手送作堆?」他批評拜登政府延續了前幾屆政府的戰略錯誤,未能分化美國的主要對手——俄羅斯與中國,反而促成兩者在政治、軍事與經濟上越走越近,陷自身於兩線作戰的不利處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