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2022年的經濟風險─通膨、股市、疫情…

2022-01-04 07:30

? 人氣

今年經濟最大的風險之一是通膨再起,從夜市小吃到大飯店都漲過一輪了,圖為基隆廟口夜市人潮制。(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今年經濟最大的風險之一是通膨再起,從夜市小吃到大飯店都漲過一輪了,圖為基隆廟口夜市人潮制。(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2021年在平均GDP破3萬美元、經濟成長率抵11年高點、台股也創新高聲中落幕,大部份展望今年經濟情勢,都還算是看好、正面,不過,今年已不可能再有去年的高成長,倒是要面對幾項風險因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掉入衰退,號稱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差的一年;但拜各國快手快腳研發出疫苗並開始注射之賜,在各國(主要是先進國家)疫苗注射率拉高、經濟解封、各國政府的撒幣寬鬆、加上壓抑1年的消費需求等大爆發,去年全球經濟大幅反彈復甦,依照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估成長率高達5.9%,遠遠超越2020年的衰退3.5%。

因此,不論從數字上看,或是與2020年的感受比較上,縱然因變種病毒影響讓經濟浮沈起伏,但整體來看,對許多國家而言,去年都堪稱「經濟好年冬」;台灣去年6.09%的成長率(官方預測值),固然是表現亮麗,同為四小龍的星、港,在經歷2020年的嚴重衰退後,去年也大反彈,星國成長率高達7.2%、香港也預估超過7%。連大型經濟體的中國成長率亦可望達8%、美國有6%、歐元區5%。

不過,今年的經濟已經再無去年「低潮後大反彈」的紅利挹注,算是逐漸回歸基本面,各國也不太可能再出現去年的高成長數字之外,同時要面對與克服幾個風險。

最大的風險當然是疫情再起的風險,新冠算是史上最難纏、糾纏世人最久的病毒之一,從2020年至今,各國都經歷了幾次疫情緩和後又再惡化,同時也看到變動病毒三番兩次的肆虐,不過,鑑於疫苗注射率越來越高(及加強劑)、變種病毒重症與致死率降低、各國因應疫情較有經驗、及社會與民眾的感受逐漸鈍化等幾個因素,今年疫情縱然未必就能消除,對經濟仍會有影響,但整體衝擊應該都在可控範圍內。

因此,今年最大經濟風險,應該是絕跡近40年的通膨再現。

即使去年還有一些爭議、討論,但現在各界對通膨重現應該都已無異議,一直強調通膨是「短暫現象」的美國聯準會,也認命的把「短暫」兩字吞回去,美國11月的通膨已經到6.8%,今年是否會下降、或甚至何時會下降,都有疑問了,原因是諸多不利因素匯集。

這些不利因素包括:中美貿易戰與供應鏈重組持續、疫情又擾亂供應鏈與貿易航運,全球的減碳進程可能帶來的所謂「綠色通膨」方興未艾,原物料大宗物資正逢多頭循環,原本「輸出通縮」有利全球物價穩定的中國,這方面的效益減低,反而是「有意無意間」,變成輸出通膨,讓美國吃足苦頭;當然,資金與貨幣政策的寬鬆、基本供需面的變化,都帶來通膨壓力。這些因素看來都不是短期可解決,最樂觀的看法是:只要供應鏈恢復正常,通膨就能消失,事實是否如此,有待時間檢驗。

在通膨持續情況下,各國央行緊縮貨幣是必然結果─聯準會的減債與升息已確實會提前,今年都可看到;被視為「央行中的央行」的聯準會,其實就扮演著全球央行的角色,一旦升息、貨幣政策進入緊縮循環,其它國家的央行大體都會跟進,屆時被資金養大、養肥、而且迭創新高的股市勢必下修。

股市適當的下修、「軟著陸」是健康的好現象,但急速、超跌的修正,則可能引發不必要的金融災難,甚至影響到實體經濟面─不論是千禧年網路泡沫或金融海嘯,都是由金融市場開始席捲實體經濟。升息勢必會讓金融市場下修,是否能順利軟著陸,就是今年股市最大的風險之一。

對台灣而言,今年要面對的經濟風險也與過去不同。過去台灣經濟最大的問題在民間投資不足,但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台商投資回流,已讓過去投資不足的老問題不再,新的問題是:台灣如何供應足夠的生產資源給企業。這些生產資源包括水、電、土地、水、人力等,從目前的情況看,所有生產資源都無法支應廠商需求,政府能否解決,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再一個風險是通膨;從數據上看,去年全年台灣的通膨(消費者物價上漲率)不到2%,今年預估會降低到1.5%左右,但要注意的是:以月份來看,通膨是逐月提高,到年底時已接近3%;在國外通膨尚未能壓低前,台灣的物價恐怕欲小不易。

從趨勢上言,通膨是容易「自我實現」的數據,在民眾、企業都覺得「通膨來了」而拉高價格後,通膨更容易惡化。再從感受上來看,幾乎所有民生相關商品都漲價漲了一輪,民以食為天,民眾感受最深的當然是食物餐飲價格的上漲,從去年第3、4季開始至今,包括五星級餐飲、連鎖速食、大型餐飲集團、到中小型餐飲、甚至夜市小吃,價格都調漲過一輪了。

漲勢是否就此止住?未必,如果國外原物料持續上漲,國內遲早要反應。另外一項民眾感受更深的是房價的上漲,看來今年房價還是看漲不看跌,政府的打房已難遏止,頂多只是讓漲勢較緩和而已,但高房價帶來的相對剝奪感嚴重,房價問題如不能妥善處理,對經濟與社會傷害將深,政府更會被成千夫所指。

通膨壓力會讓貨幣政策緊縮,今年我國央行有很大機率在美國升息後跟進,雖然幅度不會太大、而且一定是「緩升」,但對金融市場還是會有影響;己迭創高點的台股,是否能如多頭所望上抵2萬,還是會因國內外的升息而下修、如下修其幅度又會多大,將是今年主要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