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祥蔚觀點:香港《壹週刊》停發紙本與新聞媒體崩毀

2018-03-12 06:50

? 人氣

去年九月底,壹週刊二十七年珍藏版。(翻攝合成)

去年九月底,壹週刊二十七年珍藏版。(翻攝合成)

對於香港與台灣的新聞媒體文化都造成顛覆性衝擊的香港《壹週刊》日前宣布:3月14日再發行一期雜誌之後,就會放棄紙本出版,全面轉型成為網路新聞媒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世界各國的新聞報刊對於要不要停發紙本,多年來掙扎不停。香港《壹週刊》當然不是第一家停發紙本的新聞報刊,更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家。這個發展符合大勢所趨,本來是傳統新聞媒體崩毀的必然過程,但是發生在香港《壹週刊》仍格外令人感慨。

香港《壹週刊》開創於1990年,2001年衍生出台灣《壹週刊》。八卦新聞變成了今天香港與台灣新聞報導中的重要組成,要分析原因,兩地《壹週刊》的持續推動,絕對「功」不可沒。靠著狗仔與八卦,《壹週刊》撐起一家風光的傳媒。儘管如此,當科技的浪潮來臨,傳統新聞媒體都將難以為繼、遭遇崩毀,即使《壹週刊》也不例外。

傳統新聞媒體是一門獨特的生意,販售的產品是新聞等情報,但是主要的成本來自於發行與流通。當代西方新聞媒體的最早形式是手抄的單張或小冊,內容有的是新聞,有的是意見,發行量都不大。在這個時期,只要願意花時間抄寫,每個人都有機會當報紙發行人,至於發行量或影響力,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張劍虹自詡為《壹週刊》人,得知出售消息相當感傷。(郭晉瑋攝)
張劍虹自詡為《壹週刊》人,去年得知出售消息相當感傷。唯交易並未完成,上周香港壹週刊發行最後一期紙本後,將將向全網路媒體(郭晉瑋攝)

到了19世紀末期,開始出現發行量上萬的報紙,新聞媒體成為一種商業。一方面有發行與廣告收入,但同時印刷與發行流通的成本也大幅提升。於是報紙等新聞媒體開始出現市場進入門檻,不再是人人都可以進入的領域。德國大哲學家哈伯瑪斯對此深有感觸,認為這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

傳統新聞媒體的特色之一,正是「流通經濟學」。新聞內容流通至社會大眾的高成本,決定了新聞媒體的面貌。

對報紙新聞來講,流通成本是印刷與派報的費用。送一份報紙到訂戶家中的費用,其實還高於報紙的售價,這也是為什麼過去的報紙一定是各版一起統售,即使很多讀者明明只看政治版或是娛樂版,但是就算願意只訂自己想看的半份報紙也無法獲得訂費的任何折扣。反觀今日,許多的報紙開始經營網路電子報之後,把電子報設計得跟紙本高度類似,忽略了紙本報紙的面貌乃是受限於流通成本,而不是配合讀者的需求。由此可知,傳統媒體的經營者只習於蕭規曹隨,沒能明白深層因果。

在傳統報紙時代,高昂的流通成本,使得成立傳統新聞媒體的門檻變高,有限的新聞媒體於是成為了新聞情報的珍稀提供者。在這種時代,想要成為優秀的新聞記者,首先必須獲得進入新聞媒體服務的機會。新聞媒體與報導的數量都相對有限,所以可以待價而沽;新聞記者的職位供不應求,所以受人重視。

但是傳統媒體的存在基礎,隨著網路科技的到來而崩毀了。在網路時代,資訊的流通成本降低到趨近於零,每個人都可以對世界提供意見或資訊。

在此同時,數位科技提供了複製的便利性,當代的著作權法又幾乎不保障新聞報導,就算是千辛萬苦、費盡心思才採訪得來的重要新聞或是娛樂八卦,最多也只能夠享有前面幾分鐘的獨家優勢,然後就會因為網友免費分享、以及其他新聞媒體快速照抄,而迅速在網路上免費流傳。既然網路時代的新聞資訊處處可得,傳統的新聞媒體就不再奇貨可居,許多人漸漸失去了購買紙本報刊的動機。當紙本的發行及廣告的收入,不敷印刷成本的時候,停止發行紙本就是定局。

問題是,轉型網路新聞媒體,也沒這麼簡單,因為新聞資訊處處可得,就算獨家報導也迅速就被抄襲,讀者付費購買新聞的意願當然大幅下降,想靠付費者來支撐,就很困難。更何況,許多公民深受狗仔文化的影響,早就把新聞看成單純的娛樂資訊,內容有沒有意義不重要,甚至連真假也不重要了。既然新聞幾乎沒有價值,又如何期待讀者能夠付費?香港《壹週刊》最後下場如何,當然不是本文的關切重點。本文試圖提醒的是:傳統新聞媒體正在崩毁,如果在著作權制度以及經營管理上無法出現突破,攸關當代民主良窳的新聞專業恐怕也只能跟著崩毀。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本文原刊《筆震》論壇,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