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僅有350萬人口的波羅的海小國,卻是冷戰時代的核對抗最前線

2021-11-24 18:10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立陶宛,一個人口僅有350萬的波羅的海小國,在國際舞台上常被視作無足輕重的彈丸小國。但最近卻挑戰巨人:在台灣問題上力拒中國。回顧歷史,立陶宛也曾是超級大國核對抗的最前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立陶宛曾經存有大量核彈,足以摧毀歐洲所有大小城市。當時,它還是蘇聯一部分。地理位置賦予立陶宛重要的戰略價值:它靠近西歐,面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1991年立陶宛全面獨立後,赫然發現自己只是個蕞爾小國,人口大約350萬,在國際舞台上無足輕重。

不過最近,立陶宛卻挑戰巨人:在台灣問題上力抗中國,拒絶妥協;支持鄰國白羅斯的異見人士,白羅斯被指責廣泛侵犯人權。

BBC記者薩達卡特·卡德里探訪立陶宛一個小鄉村的歷史遺跡,發現這個國家的過去對現在也有重要啟示。

中國從立陶宛召回其大使,抗議台灣能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
中國曾從立陶宛召回其大使,抗議台灣能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

任何名副其實的童話故事景點可能都會給人帶來驚奇驚喜,立陶宛西部森林中就隱藏著不少這樣的地方。不過不久前我去時發現,並非所有的景點都是美麗迷人的。

草叢中遍布扁蝨,歐洲好多地方都有不少這類吸血蟲。我很快就意識到,要緊緊包好自己的手腳。不過,吸引我來這個地方的,其實是那裏隱藏的軍事設施,它們肯定有種黑暗的魔力。

普洛克斯廷周圍的山坡林蔭密布,地下深處,曾經是秘密的核彈發射井。

當初建造的時候,這個地點看起來一定相當理想。 在當地部署的蘇聯飛彈射程有二千公里,也就是說,大部分在歐洲的北約國家都在射程範圍之內。

那是1961年,我在倫敦出生之前三年。 倫敦距此只有1600公里。 換句話說,普洛克斯廷和我個人也會有密切關係。

發射井
發射井「散發著不祥之兆」

潮濕陰暗的地下建築,看上去到處都讓人感覺陰森恐怖,但是,最可怕的當屬發射井本身。它們看上去儼如許願井,但依然散發著不祥徵兆。

每個發射井都曾經存放過一枚25公尺長的火箭,每一枚火箭攜帶的彈頭威力都超過二次大戰用過的全部彈藥的一半,包括廣島和長崎原子彈。

火箭從地底發射,在松林中升空,十分鐘內,一個彈頭就可以把我的出生地—或是射程內的其他任何城市—夷為平地。

人類躲過了那場「末日戰爭」。 1991年蘇聯瓦解之後,立陶宛擺脫莫斯科的控制,17年前加入了北約。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大教堂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大教堂

雖然普洛克斯廷仍會讓人憶起過去,但是現在立陶宛同克里姆林宮的關係並不友好,正如要從痛苦的離婚之後恢復過來一樣。近來立陶宛政府絶少同克里姆林宮對話。

雖然許多立陶宛人仍然會講俄語,但是我那位在莫斯科出生的導遊會本能地停頓一下,然後再決定同陌生人講話時應該用那種語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