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寧靜與擾動,新舊之間的交界—華夏新村

2021-10-31 05:30

? 人氣

甚至有聽聞教授講述曾因為當時社區不足以支撐校內飲食,乃至於一貫道的「大桌素菜」在校內一度大為盛行;1975年華夏新村落成,而後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引導台中市重心西移;直至今日逢甲大學、華夏新村周圍的環境也從農田環繞的寧靜郊區,轉為被逢甲商圈包圍,成為鬧中取靜的大學城。「大學城university towns係指由一所或多所大學院校與鄰近社區所組構,具有大學社區相依、教研產業互持、特殊文化氛圍、社經合作發展、人口素質優化、環境共生共容、資源彼此分享等特性之城鎮。」(湯志民,2012)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11027-逢甲大學周邊舊貌─台中五千分之一地形圖(1970)。(資料來源: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作者提供)
逢甲大學周邊舊貌─台中五千分之一地形圖(1970)。(資料來源:臺灣百年歷史地圖,作者提供)

逢甲大學的學生救了華夏新村,也毀了華夏新村

就如同長榮大學救了大潭,卻也毀了大潭一般(在台灣,此類案例屢見不鮮),兩者的共通點在於—社區組成就此分成了2類:第1類為原住民(眷村原居住之軍眷)及其後代;第2類是在外租屋的大學生。上述這2類的人從生活習慣、空間需求、作息時間都截然不同,就像我正在寫這篇文章時—正是夜深人靜適合思考的凌晨3點,住在我對面的阿婆卻早已不知道睡到第幾層夢鄉去,待東方既白之際便是我們夜貓子大學生入眠的時間,同時也是鄰居阿婆拉起鐵門燒香念佛的早膳時間。

在入住華夏新村之時我便發現了族群明顯的差異性,尤其是入住滿4個月的今天—我開始發現與眷村形成強烈對比的不只是熙來攘往的學生與原住民,更是整個逢甲商圈與華夏新村在城市景觀、人文環境上的強烈衝突,華夏新村所面對的擾動,逐漸變成了「西大墩聚落」與「逢甲商圈」的衝突最前線,見下圖2。

西大墩聚落即是台中人口中的「老西屯」,當中的信仰中心「西墩福德祠」更可追溯到乾隆年間先民渡台來到貓霧捒開墾的歷史。大魚池聚落則是台中四大媽祖廟之一—「南屯萬和宮」老二媽廖品娘的故鄉,其成神故事可追溯至清朝嘉慶8年(西元1803年);1975年華夏新村(華夏二村)落成;逢甲夜市在80年代中(約西元1985年左右)開始受台中市府列管,可見其於80年代商圈已有相當規模;大鵬新城於2005年改建落成;中央公園則於2020年底開放使用。

20211027-逢甲大學周圍簡略都市意象示意圖。(作者提供)
逢甲大學周圍簡略都市意象示意圖。(作者提供)

是衝突,也是融合

還記得本人在高中3年級參加都市更新講座時,文化大學景觀研究所郭瓊瑩所長曾說道:「城市應該要保有不同時期的建物,那是一個都市發展脈絡的紋理。」我覺得從上圖(見上圖2)中從西大墩-華夏新村-逢甲商圈之軸線一路向東,甚至延伸到2020年底啟用的中央公園─不就是上述郭所長所談論的概念嗎?

然多元的環境也代表著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屋齡及屋況,且房子會老、人也會老。以華夏新村為例,隨著老一輩的住民漸漸凋零,倘若救護車駛入華夏新村,又停駐許久時任誰都明白發生了甚麼—這也是每座城市的日常,每天都會有人離去與到來,只不過在這裡似乎又更顯頻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