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無業,只是沒有辦公桌!」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後,三個「前港蘋」的流離故事

2021-10-12 19:10

? 人氣

夏家朗說話語速飛快,不時低頭看下手機, 他現在感覺生活「過得好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之前所在的團隊大概有30人專職攝影,現在只有約6人能幹回本行,夏家朗在BBC中文的訪問中說。有在親北京媒體機構的攝影行家幫他爭取職位,但被老闆告知:看看同類媒體有沒有這樣的先例再說。

離開《蘋果》後,夏家朗最懷念的是該報給他的自由度。他年紀輕輕就去過美國、越南、菲律賓、台灣等地採訪,這是許多初出茅廬的記者夢寐以求的。

《蘋果日報》一度成為香港銷量最多的報紙,在高峰期每日銷量接近50萬份。機構除了給員工發13個月工資以外,還經常派記者到外地採訪,獲取一手信息。報紙還不惜投入重金去做調查報導,出了不少獨家報導,啟發到其他媒體發展調查報導團隊。

前《蘋果日報》攝影記者夏家朗前《蘋果日報》攝影記者夏家朗

攝影行業近年來萎縮嚴重,短視頻的出現令原來以固定影像表達方式為主的新聞攝影受到衝擊,不少攝影記者必須兼顧圖片和影像報導。《蘋果》近年來也強攻網路平台,但依然是少數有財力支撐靜態影像表達的媒體。

「《蘋果》在影像表達上沒有那麼死板」,夏家朗說。與很多媒體不同,《蘋果》開設了圖集專頁,提供整頁版面做某一人物或社會話題的影像故事,純粹用圖片來表達思想。

一個記者通常需要花費數日甚至上月時間拍攝一個故事,這對許多媒體來說是花不起的人力與財力,但《蘋果》做到了。

但前《蘋果》記者的身份似乎成為一種不祥的標籤,讓像夏家朗一樣的年輕攝影記者無處安放自己的夢想。

 

香港國安法:蘋果日報香港總部再次被過百名警員大搜查 5名公司董事被捕

「緊跟民眾脈搏跳動」

縱觀《蘋果》26年的歷史,該報並非一味反共。比如在90年代支持香港民眾的保釣運動,在2008年正面報導北京奧運,這些都間接傳遞了香港民眾的愛國熱情。

蔡元貴就在2008年獲發記者證,被批准到中國大陸採訪。他當年寫了一篇題為《中國人光榮 2008北京再見》的特稿,還獲得親北京機構香港報業公會的獎項。針砭時弊的《蘋果》竟然曾刊發這類文章,如今連蔡元貴本人都覺得詫異。

據他回憶,當年到北京後被吊銷回鄉證,遣送回港,但在國際奧委會出面干預下又獲發新的回鄉證,成功往返大陸做訪問。「這反應了北京有意願遵守國際規則,令香港民眾當年對這個政權還有期待」,蔡元貴說。

前中國新聞部的蕭風認為,《蘋果》的選題角度一向「緊跟香港民眾的脈搏跳動」。他在2004年和2018年兩次入職《蘋果》,因時間跨度較長而對此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據蕭風回憶,《蘋果》曾大版面報導中國的航天成就。比如報導2003年10月中國第一艘載人太空船發射,太空人楊利偉成為首位訪問太空的中國人;還有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著三名太空人升空,其中一位打開艙門進入太空,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出艙技術的國家。對於2005年10月神州六號發射一事,當年的《蘋果》以「風雪中出征」為題鼎力報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