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中國?台灣可以教大家的事:《台灣,世界的答案》選摘(2)

2021-10-12 05:10

? 人氣

黑潮的能量、溫帶與熱帶氣候的交界、中央山脈的多變地形,孕育出台灣這座生機盎然的島嶼。大自然的多元物種中當然也少不了人類,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皆曾經造訪台灣這塊土地,或於此落地生根。以這樣的概念為本,ACSEA正在籌劃舉辦「山海人探索藝術節」(Reflect Festival),從自然環境和人類遷徙歷史的角度來探討台灣的獨特性。他們為此拜訪了許多懷抱相似理念的組織和人物,包括阿里山世界遺產協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環境記錄工作者柯金源、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鯨豚攝影師金磊、北投文物館館長李莎莉等人,希望能把這些人串連起來,共同提出嶄新的台灣論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們甚至在過程中,發現台灣和北美的諸多連結。在歷史學者曹永和生前留下的研究文獻中,他們發現荷蘭大航海時代的航行路線同時影響了溫哥華和台灣。生態學者陳玉峰告訴他們,在台灣自然與人文歷史上極具重要性的檜木其實源自於北美,目前僅存於北美、日本和台灣。於是,他們也著手和溫哥華市立博物館討論合辦藝術節,與加拿大當地的學者、環境工作者或藝術家合作,計畫未來將每年輪流在台灣和溫哥華兩地舉辦,豐富台加兩地的交流和對話。

「台灣要形成這樣的自然地貌,孕育這麼多物種,不是一天兩天可以達成的,那樣的時間尺度超越了所謂的五千年歷史,那為什麼我們還停留在那樣的方式去看待自己?」吳權益期待,這樣的論述可以擺脫歷史與政治的包袱,讓世界重新認識台灣,也讓台灣人走出一條新的路。

台灣可以是多元文化對話的橋梁,可以是各國與中國互動的參考,還可以是文化再生的典範。ACSEA透過文化策展,不斷挖掘台灣與世界的連結,不斷思考台灣如何站穩自己的腳步,而台灣又能帶給世界什麼。「讓台灣成為世界的答案」是對自我的期許,是驅動的力量,更是殷切的邀請,邀請台灣人共同去想像這座島嶼未來的可能與願景。

「台灣是不是世界的答案? 或許有人不這麼認為。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去探索、去研究、去連結,就一定有機會。」─而探索的旅程正在起步,等待著你我加入同行。

台灣,世界的答案-立體書封書封。(八旗)
台灣,世界的答案-立體書封書封。(八旗)

*作者吳權益(口述),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執行長,長達20年擔任每年台灣文化節的負責人;撰述:張蘊之為獨立記者、東南亞文化資產講師∕黃楷君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英中書譯者,文字工作者。本文選自三人合著之《台灣,世界的答案:加拿大為何會認為台灣很重要?》(八旗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