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中國?台灣可以教大家的事:《台灣,世界的答案》選摘(2)

2021-10-12 05:10

? 人氣

就像美國人在新的空間和土地上,用新的文化創造新的價值,並且不斷再生,最終擺脫母國英國的框架,建立屬於自己的優勢;台灣最大的優勢不是固守中華文化的正統,而是不斷進步與反思的力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當今台灣的年輕世代身上,吳權益看到了這種文化再生的能力,可是卻被許多因素限制和壓抑。他認為,台灣人如果想要擺脫過去的框架,就必須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形塑出全新的台灣面貌:「我們有沒有辦法,在這十年之內創造一個非常不同的、詮釋台灣的方法,用這十年的時間讓大家重新認識台灣?」

這也是ACSEA團隊對自己的期許,以重新詮釋台灣為出發點,許多策展行動正在醞釀和啟動。

二○二一年的聖誕節,團隊即將把LunarFest的理念延續到台灣,讓聖誕節的慶祝活動在地化,長出台灣自己的樣子。吳權益說:「台灣人對聖誕節的認識可能都是西方人的聖誕節,但西方真正想要知道的可能是『台灣』怎麼過聖誕節。」ACSEA以西方聖誕節經常演出的《胡桃鉗》芭蕾舞劇為發想,在柴可夫斯基創作的西班牙、阿拉伯、中國和俄羅斯舞曲外,添加了胡桃鉗娃娃來訪「台灣王國」的新樂章。

ACSEA邀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台灣國樂團改編演奏柴可夫斯基的樂曲,並找來台灣芭蕾舞團演出。同時他們還和圓山飯店、大稻埕、北投文物館合作,分別代表台灣文化中的中式、台式和日式風貌,在台北的兒童新樂園舉辦遊行表演。聖誕節是西方國家的長假和旅遊旺季,如果西方的旅客有意到亞洲觀光,台北或許可以成為選項之一,在台北過個與眾不同的聖誕節。

ACSEA希望藉此吸引台北市不同的族群來過聖誕節,同時反映出台灣獨一無二的文化。吳權益說:「和LunarFest一樣,我們結合社區的力量,用大家可能已經知道的元素,那邊是農曆過年,這邊是聖誕節,然後再用彼此的連結去講自己的故事。」

除此之外,ACSEA正在籌劃一個與眾不同的藝術節,從自然與人文的互動關係來講述台灣。

讓台灣成為世界的答案

ACSEA在二○一七年,因為籌畫台灣文化節的「與日本乾杯」展覽,認識了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和陳立栢董事長。陳立栢先生曾旅外從商多年,在國外常常面臨不知該如何介紹台灣的窘境,他會說「台灣在中國的東南方」、「台灣在日本、韓國的南邊」,但總覺得這些說法不太恰當。直到回到故鄉台灣,他重新「閱讀」祖父的畫作,才在其中找到答案。

陳澄波喜歡畫山林和海洋,也不難從畫中看出他時常上山做研究。在繪畫生涯伊始,他曾創作《北回歸線立標》一畫,而他的遺作《玉山積雪》則是從嘉義市市區望向玉山主峰所畫下的,這雙畫家的眼睛總是望向台灣的海洋、山林與地理,而這正是現代的台灣人所缺乏的視野。從祖父畫中對台灣風土的關懷,陳立栢這才意識到,台灣的獨特性就存在於我們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中:「黑潮和北回歸線交界之處,全世界只有一個,那就是我的故鄉台灣。我們不是宇宙的中心,但我們也不是某個地方的邊陲,所以我們不必驕傲,也不必喪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