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策》美國公衛權威:群體免疫實屬無奈,中國清零政策不科學

2021-09-24 13:00

? 人氣

德國之聲:現在距離新冠疫情在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爆發快兩年了。對於這次給人類生活帶來重大影響的疫情,您覺得我們應該吸收的最大教訓是什麼?

黃嚴忠:國家間缺乏一個相互協作的全球疫情監測及反應系統。一方面,一旦有國家監測到不同尋常的疫情爆發,應盡快向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傳遞這一信息;另一方面,其他國家也需要採取積極行動,不要自認為本國的公共衛生系統足夠完善而掉以輕心,有很多協調工作需要完善。這個問題在伊波拉病毒爆發後便已經被提出,但是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決。許多政治因素妨礙了國家之間的協作,我認為中美兩國在應對疫情上都負有很大的責任,無論是綜合考慮兩國的人口基數還是疫苗生產能力以及個人防護裝備的生產能力。然而迄今為止,兩個國家除了相互指責,在如何合作應對全球疫情方面並未進行認真有建設性的對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德國之聲:很多人都很奇怪為什麼2002-2003年間的SARS就沒有發展成全球疫情,而這次新冠疫情卻蔓延到全球?

黃嚴忠:首先,如果將SARS和COVID-19進行對比,SARS病毒一般在感染者出現發燒、咳嗽等明顯症狀之時才發生傳播,因此很容易識別並採取有效的公共衛生措施加以應對,但是COVID-19的無症狀傳播和潛伏期傳播程度極高。其次,2003年SARS爆發時,中國的外貿進出口在世界貿易總量中佔比相對較低,而現今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比重已經從2003年的5.3%上升至2019年的12.8%,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SARS為什麼沒有成為全球大流行傳染疾病是一個值得繼續思考研究的問題,這也許存在運氣的成分。2003年一名SARS病毒攜帶者在美國紐瓦克機場轉機時已經發病,回到加拿大後成為一名超級傳播者。如果她/他選擇在美國停留進行救治,美國可能成為SARS病毒的又一個爆發地。在這個意義上,疫情的傳播是有偶然性的。但可能更重要的還是病毒本身的特性,相比SARS,新冠病毒的人際傳播速度更快、潛伏期更長。

採訪專家:黃嚴忠教授是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美國西東大學 (Seton Hall University) 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暨全球衛生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道,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