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專文:道德與功利,可以是朋友

2018-02-16 05:50

? 人氣

圍棋運動中存在兩類人──「勝負師」和「求道派」,前者以戰勝他人為樂、因敗北而痛苦,後者以戰勝自己為樂,因沒有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而痛苦。「勝負師」生活於「二人世界」,他在對他者的征服中尋找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求道派」自成世界,在自我的內在超越中實現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而人與人的競爭關係中也存在「勝負師」與「求道派」兩類人。

圍棋運動中存在兩類人──「勝負師」和「求道派」,前者以戰勝他人為樂、因敗北而痛苦,後者以戰勝自己為樂,因沒有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而痛苦。「勝負師」生活於「二人世界」,他在對他者的征服中尋找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求道派」自成世界,在自我的內在超越中實現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而人與人的競爭關係中也存在「勝負師」與「求道派」兩類人。

勝負師和求道派

多年前一個學生對我的啟示:他從小是一個圍棋愛好者,他說,圍棋運動中存在兩類人──「勝負師」和「求道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謂「勝負師」即是以勝利為終極目的,一切為勝利服務。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邱吉爾所說:「一個詞,『勝利』。以全部力量和全部勇氣,不論多麼艱難困苦,不論多少流血犧牲,都要追求勝利。」而所謂「求道派」則是以追求圍棋的藝術境界為主要目的,他們認為圍棋是一種智力的體操,其美妙之處在於自我境界的不斷「成熟」、「圓滿」乃至「爐火純青」:最高的子效(棋子效率)、最優美的棋形(棋子形狀)、最猛烈的攻擊、最華麗的騰挪、最出其不意的手筋(棋局中巧妙高效的著法)和最了無遺憾的棋局。

在每一場「棋賽」、每一個「棋局」中,「勝負師」與「求道派」都會竭盡所能、全力以赴,而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勝負師」以戰勝他人為樂,「求道派」以戰勝自己為樂;「勝負師」因敗北而痛苦,「求道派」因沒有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而痛苦;「勝負師」生活於「二人世界」,他在對他者的征服中尋找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求道派」自成世界,在自我的內在超越中實現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英國前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取自網路)
「勝負師」即是以勝利為終極目的,一切為勝利服務。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所說:「一個詞,『勝利』。以全部力量和全部勇氣,不論多麼艱難困苦,不論多少流血犧牲,都要追求勝利。」(取自網路)

如果我們借用這兩個概念,那麼我們會發現人與人的競爭關係中也存在「勝負師」與「求道派」兩類人。「勝負師」往往為了「贏」,不惜以「誹謗詆毀」、「傾軋擠對」這樣的「小人手段」踐踏對方;而「求道派」則是默默地努力工作、工作、工作,在工作中積累寶貴的經驗和慘痛的教訓,緩步卻穩健地不斷向上攀升。「勝負師」意在求勝,為了要成為「贏家」,他總有一隻眼睛盯著與他實力相當的勁敵,對對手的進展保持著「先知」般的敏銳覺察和彈簧似的對應舉措;「求道派」則專心於自我潛能的深入挖掘、自我水準的盡善盡美,對他們而言,「失敗」、「挫折」、「輸」固然並不令人鼓舞,卻也可以被認為蘊含了一些高成本的「道理」,是通達更高境界的成功和更卓越的人格的迂迴之路。

相似的情況也常常出現在:同是「贏家」,卻可以呈現為兩種截然相反的「勝利」姿態。第一類勝利者接近於前面所談及的「勝負師」,為了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他們往往選擇對失敗者「四面圍殲」、「斬盡殺絕」。就像西元前一四九年至西元前一四六年,古羅馬因滋事挑釁與迦太基發生的「第三次布匿戰爭」,迦太基全民奮力抵抗,卻扛不住三年的圍困封鎖,終於彈盡糧絕,被羅馬攻佔,得勝的羅馬元老院決定把迦太基城夷為平地。羅馬血洗迦太基,挨房搜索,將所有居民找出並殺死。迦太基港口被毀滅,國家成為歷史。

第二類勝利者傾向於「求道派」,他們往往會選擇對失敗者「網開一面」、「留有餘地」。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伊斯蘭世界的英雄、埃及埃宥比王朝的第一位蘇丹薩拉丁,他在率領阿拉伯人成功抗擊十字軍東征的過程中,表現出了令世人驚歎的「騎士精神」。當他的對手英格蘭國王「獅心王」理查的馬在戰場上摔倒在地,薩拉丁讓弟弟給他送去了兩匹好馬,甚至在他病倒時為其送去水果、派去醫生;當薩拉丁的伊斯蘭軍隊最終攻入耶路撒冷王國,與八十八年前十字軍攻克耶路撒冷時大開殺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薩拉丁進入耶路撒冷沒有殺一個人,沒有燒一棟房子,他甚至宣布釋放所有戰俘,讓異教徒們回家,不要一分贖金。

光榮屬於「求道派」

生活充滿競爭,卻有不同的「贏法」。有時候,輸了競爭卻贏了自己。而在雙方難分伯仲的實力較量中,若能贏得競爭固然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然而更重要的,或許是贏得尊重和友誼,贏得對手的心,贏得世人的感動,贏在「靈魂的卓越」。就像薩拉丁不僅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也贏得了包括對手在內全世界人的景仰,他不僅被視為伊斯蘭教、阿拉伯世界的偉人,也被西方人尊為「騎士精神」的楷模。為了紀念這位浪漫的英雄,普魯士國王為大馬士革薩拉丁墓贈送了一座大理石棺。由此可見,「勝利」可能屬於勝負師,「光榮」卻一定屬於求道派,而長久的勝利和深入人心的光榮,最終必然同歸於求道派。

在圍棋上情況往往如此,被譽為「昭和棋聖」、「天下第一」的吳清源(日籍華人)就曾說:「一流棋士之間棋力之差是微不足道的。勝負的關鍵取決於精神上的修養如何。」大事相通,小事相似。另一位傳奇的英雄人物拿破崙必然也是認同這一觀點的,否則他不會說「世界上只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遠來看,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可見,人與人的高下最終還是取決於精神境界、人格修養、思想力量,而這種長久的勝利,只屬於那些在自我完善、自我昇華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登得更高的「求道者」,他們未曾懷抱野心,卻只是努力地超越自我……偶然間,一低頭,竟發現群星在腳下閃耀。

吳清源退休後,仍勤奮研究圍棋。圖片來源:吳佳澄提供「百年棋聖─吳清源大國手紀念特展,http://www.goseigen.com.tw/index.html
吳被譽為「昭和棋聖」、「天下第一」的吳清源(日籍華人)就曾說:「一流棋士之間棋力之差是微不足道的。勝負的關鍵取決於精神上的修養如何。」大事相通,小事相似。(「百年棋聖─吳清源大國手紀念特展」提供)

以上的道理也適用於「功利」與「道德」、「利」與「義」的競爭。「道德」若想扭轉當前與「功利」對峙下的敗局,若想獲得長久的勝利、重建內在的光榮,它只能走「求道派」的公平競爭之路。也就是說,「道德」不應為了自身的「勝利」而詆毀「金錢」、攻擊「物質」、貶低「功利」來標榜自己的清高、烘托自身的高尚。這樣的話,「道德」也就成了那個不擇手段的「勝負師」,也就走上了「惡意競爭」的可恥道路。「道德」若不求「公正」、只求「勝負」,也就背棄了自身與生俱來「求道」的使命、違逆了「善」的本質──然而,「不公正」、「不善」的「道德」還是「道德」嗎?

《好的孤獨》書封(東美出版提供)
好的孤獨》書封(東美出版提供)

*作者為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教於復旦大學副教授,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其教學風格與內容深受學生喜愛,她的課也被評為「我最喜歡的復旦課程」。本文選自作者《好的孤獨:復旦名師的課後哲思》〈道德與功利,可以是朋友〉章節(東美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