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煤渣與垃圾焚化廢滓處理建議

2018-01-27 05:30

? 人氣

作者認為,臺中后里焚化廠就靠著燒垃圾,一年產生的電賣給臺電就賺了3億。如果可以推廣,這個變廢為寶的過程就可以少一份汙染,多一份能源。(資料照,台電提供)

作者認為,臺中后里焚化廠就靠著燒垃圾,一年產生的電賣給臺電就賺了3億。如果可以推廣,這個變廢為寶的過程就可以少一份汙染,多一份能源。(資料照,台電提供)

本學期修了賴鼎銘老師的「環保與公害」通識課,課上我們觀看了一部紀錄片《垃圾圍城》,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反思和惆悵。整學期下來所看所學,可以說兩岸的垃圾問題都十分巨大;這個問題深深的在我們腦海裏重現,我們到底該用什麼樣的辦法處理這些垃圾?而這些垃圾焚燒産生的廢滓如何處理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紀錄片裏我們看到的是,在北京産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只是間單的處理,甚至不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進行掩埋,這樣帶來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填埋的垃圾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殘留著大量的細菌、病毒,還潛伏著沼氣重金屬汗染等隱患,垃圾滲漏液還會長久地汗染地下水資源!這種處理方法潛藏著極大危害,會影響到子孫萬代很多人。

簡單的垃圾掩埋不僅沒有實現垃圾的資源化處理,而且大量占用土地,正如我們在紀錄片裏看到的那樣,北京的周圍大量土地在三年之內就被垃圾所占領,而城市的快速的擴張,高樓大廈就建立在這些垃圾之上。目前許多發達國家明令禁止填埋垃圾,但是在我們國家這個問題真的已經明確規定了嗎?

而在講到臺灣方面的垃圾問題時,臺東縣作爲一個人口最少的地方,垃圾沒法處理,送到高雄焚燒後産生的廢渣處理的問題更是棘手,那麼這些廢渣真的沒有任何用處嗎? 與此相似的,我們想到了另一種廢滓—煤渣,在前些課堂上我們了解到的是臺灣37%依賴火力發電,大陸這個數字將上升到74%,那麼這麼大數量的火力發電,它所産生的煤渣該如何處理?爲何這個煤渣問題從來沒有出現過,而生活垃圾焚燒後産生的廢渣卻成爲了人們的心腹大患呢?

對此,我們特地聯繫了位於基隆市的協和發電廠。據了解,他們現在發電的主要原材料是石油,而燃燒石油進行發電仍然會産生大量的油灰和廢氣。當問及這些油灰是如何處理時,他們表示,目前協和發電廠的油灰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是由環保署進行回收再利用,另一方面就是直接掩化處理。當我們繼續問及如何回收再利用時,他們回答說油灰可以利用成爲其他産品的原料。

而位於臺中的臺中發電廠則是以煤炭爲主要原料,根據對他們的電話了解,燃煤火力發電產生煤灰分為飛灰及底灰,大部分都可以再利用。而透過脫硫石膏的應用,使得燃煤火力發電廠的煤炭中所含的硫份,經過燃燒後以硫氧化物存在於煙氣中。環保署為提升空氣品質,在林口、臺中及興達等燃煤火力發電廠裝設排煙脫硫設備,將煙氣中硫氧化物去除,並利用石灰石粉漿液,將硫氧化物轉化為石膏。而這些所產生的脫硫石膏,可再利用於水泥業及防火板材業。

既然發電廠的煤渣都可以利用,爲何垃圾焚燒産生的廢渣不能利用呢?那爲何不能使用焚燒垃圾的方法進行發電呢?因此我們特地對新竹和臺中兩個垃圾焚化場進行了咨詢,令我們驚喜的是,以臺中爲例得到的答案,竟然已經在使用:臺中后里焚化廠就靠著燒垃圾,一年產生的電賣給臺電就賺了3億。如果可以推廣,這個變廢為寶的過程就可以少一份汙染,多一份能源。

自立晚報報導,截止2015年,臺灣運轉中的大型垃圾焚化廠共有24座,年度總發電量達到32.17億度,總發電量足可供應約90萬戶一般家庭1整年使用,售電所得高達新臺幣53.9億元。作爲對比,我們查詢了資料,顯示瑞典就真的把垃圾變成了黃金,且還積極的從別國進口垃圾,供應至少 81 萬戶家用暖氣、25 萬家戶用電。The Verge 網站報導,瑞典每年真正進入掩埋場的垃圾量,占總量不足1%,其中半數都拿去回收,神奇的是另外一半,居然都進了焚化爐,且轉換成電熱能。

根據報導,瑞典每年家庭垃圾產量達 440 萬頓,其中有 220 萬頓都透過焚燒過程,轉成能源。在此之前,會先進行垃圾分類,分成金屬、燈泡、電池、有害廢棄物、以及可回收物質如報紙等,有些就進入焚化爐,剩下一小部分才進入掩埋場。由於回收率高,可焚燒的垃圾還不夠用,每年還特地從挪威進口 80 萬頓垃圾,未來還要進口更多。重點是瑞典人民對自己國家焚燒垃圾這麼熱衷也沒有意見,因為他們相信瑞典官員說的:垃圾發電廠的廢氣,比櫥房與烤肉造成的環境危害更低。

Wired 曾報導,瑞典焚化爐的廢氣排放內容,已經可以透過層層過濾,清除大部分有毒物質,目標是讓排放出的氣體只剩二氧化碳與水,剩下殘渣再送去掩埋。挪威付錢給瑞典焚燒垃圾,但要自己負責回收殘渣,這一點台東可能必須學習。

其實歐盟國家早就鼓勵垃圾焚燒,一方面是因為焚化過程的汗染物質已經可以有效地受到控制,且焚燒過程不止產生電熱能,焚燒後的材料甚至可用作建築用料。因此北歐國家不止瑞典進口垃圾,德國、奧地利、荷蘭、瑞典、丹麥每年都要進口大量垃圾來發電。

不過,能這樣做又不引起民怨,主要還是政府效能高,且對環境監管非常嚴格。丹麥政府甚至規定垃圾發電廠的卡車,有專用道路與規定運送時間。此外還要加上民眾垃圾分類做得非常撤底,像是德國甚至連玻璃都還要分不同顏色。

既然垃圾可以變廢爲寶,爲何不能推廣開呢?前提是這些國家分類與垃圾回收率高,實際需要焚化的垃圾量不大,且焚化爐選址與營運過程中如何不引起民怨,還是要有魄力有效率的政府才行得通。

*作者就讀江蘇師範大學,為世新大學研修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