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人才密度 別再寄望菁英帶動成長

2021-08-28 06:50

? 人氣

台灣企業可以考慮的購併模式如下:國內整併、海外購併、分割改組、管理層收購、投資新創、出售脫現。購併沒有分大小企業的差別,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這樣的需求。(延伸閱讀:說員工同溫層聽得懂的話 驅動團隊從0到1轉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對於購併海外或規模比我大的公司,常常會很直覺的害怕,要怎麼管它?這樣想,我們就永遠不能購併比我們更高明的公司。購併後的整合,我們要有新思維:不是要管它、帶它,像是環球晶、友嘉的購併,都是先把財務指標、策略定義清楚了,讓被購併的企業自動運轉。

只要溝通清楚,若是好的企業,它的團隊自然就會根據雙方定出來的指標去努力。所謂管理,並不是坐那裡耳提面命,而是要提綱挈領、目標管理。

購併不一定都是你併別人,被整併以追求成長也是一條路。例如,漢微科賣給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讓別人入主,持續茁壯。

既然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一個人風險承擔力有限,不如把胸襟放大,熟悉打群架。

同時,大家也要堅持「三個十」——將眼光放長遠到10年以上、投資新創要有投資10年以上的決心、每年提撥研發經費或盈餘的10%以上投資新創(目前企業平均約4%)。

我們要認知到,過去的好時光不會重演,未來有不確定,更要大膽往前邁進。把眼光放長遠,後天看清楚了,看明天就容易。

(圖/商業周刊提供)
商業周刊1762期(圖/商業周刊提供)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文/蘇宇庭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