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 港普選方案暗藏商討空間

2014-09-20 18:33

? 人氣

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

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

曾鈺成認為儘管人大常委規定,過半提委提名才能競逐特首,但方案暗藏商討空間。參選者獲八分之一提委支持,便可向提委會進行競選,然後由提委會按規定選出兩至三名候選人;建議有望獲得中央和泛民支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全國人大常委就香港二零一七年行政長官普選定下框架,規定提名委員會參照過往選舉委員會組成、候選人數二至三人以及過半提委提名等。香港泛民主派人士認為框架過於嚴苛、不符合國際標準,泛民議員表明會在立法會否決方案,「佔領中環」也將在近期發起。香港的普選之路會否就此中止?兩極化的民意還有否再度凝聚的機會?亞洲週刊就政改問題專訪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詳談人大框架訂立之後,香港的普選之路還能如何走下去。

曾鈺成曾任香港民建聯主席,被認為立場偏向建制派,但近年來他為中央和泛民的溝通做了不少工作,威望很高,亦是熱門的特首候選人。曾鈺成認為,人大的決定並非是「倒退」,目前仍有較大空間商討,並最終訂立出一個中央和泛民都可接受的方案。因為所剩時間無多,期盼各方能重新回到談判軌道、努力凝聚社會共識。以下是訪談詳情:

佔領中環運動已經箭在弦上,您對這個局勢擔心嗎?

我不好預測,只能是呼籲組織者小心,不要發展成暴力行為,各方面都能克制。我知道起碼帶頭的人是強調和平手段,但如果是人數很多規模很大的場合,那個場面不一定是帶頭的人能控制,所以希望各方都小心。

很多人形容人大的決定是「落閘」,您怎麼看?

很多人說落閘,問題是那怎麼辦。我的態度就是,一天我們還有機會設計出一個可以接受的方案,爭取立法會三分之二議員通過,就不放棄。我最不願意做的,就是我說的話在社會引起爭論,口舌之爭沒有任何正面意義。現實是這樣,香港二零一七要普選,人大決定已經告訴世界和香港,這個就是中央能接受的方案,現在特區政府也好中央政府也好,要這個方案通過,就要爭取泛民議員支持。我不想用什麼語言來形容這個決定,而是我們能找到哪些議題,中央政府認為可以討論,泛民認為值得討論的,那就拿出來,慢慢重新擴大尋求共識的空間。時間是不多,難度是很高,但我相信中央政府和泛民都明白,拉倒就都是輸家。

泛民以及佔中發起人都認為,不是他們不對話,而是走到這個時候,他們被迫走上抗爭道路。認為只有公民抗命才能解決問題?

我一直跟他們都有溝通的,他們的想法我是知道。我不能也不應該單方面回應他們的想法。不如我提出這個問題,到底現在造成我們在政改方面達成共識困難在什麼地方?是因為反對派對中央的壓力不夠嗎?從現實來說,反對派和中央政府的力量對比非常懸殊,通過壓力逼使中央改變他的主張,我認為不可能。現在的困難不在於壓力不夠,而是香港社會的一部分,跟中央政府之間存在嚴重的互相懷疑互相不信任。中央看到回歸以後一波又一波,香港人走上街反對二十三條立法,反對推行國民教育,覺得衝擊了一國兩制應該堅持的原則。另一方面,香港人覺得中央越來越緊,這次決定跟他們的期望有很大落差。這是一個互相的問題。很多香港人不明白中央為什麼要強調國家安全,為什麼這個時候推出白皮書,為什麼要人大所謂「落閘」。中央也不理解,為什麼香港人要搞佔中,為什麼學生要罷課,為什麼連國民教育都要反對。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增加對話溝通,互相說服對方,而不是秀肌肉拼力量,壓出一個結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